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简易沉淀池 |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中建筑施工标准 | 本项目施工期废水主要为施工废水及施工人员生活污水。 项目施工期不设置施工生活营地仅设置临时厕所,产生的生活污水由环卫部门定期清理。施工废水主要为桥梁施工作业产生的打桩泥浆废水、施工机械/运输机械产生的冲洗废水及施工物料堆放流失废水。打桩施工时先设置套筒,防止泥浆水污染河道,物料堆放区四周设置截流沟,并在施工场地设置临时简易沉淀池,施工废水收集沉淀后上清液回用于洒水抑尘,不排放。本项目运行期废水主要为桥面径流。 本工程桥梁桥面封闭,桥面略高于两端路面,桥面径流经路面收集井收集后随道路排水系统外排。 | /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建筑材料及临时堆土场四周设置围挡 | 施工期扬尘、沥青烟气无组织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中的二级标准;营运期机动车尾气(NOx、PM10、HC)无组织 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的二级标准 | 本项目施工期废气主要为施工扬尘、沥青烟气及汽车尾气。施工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主要为: a、施工场地出入口5米内均水泥硬化,车辆进出场均进行冲洗。 b、施工期采用封闭式运输车辆或采用篷布遮盖,其中土方、渣土和施工垃圾均使用密闭式运输车辆运输。 c、运输建筑散体物料、垃圾和工程渣土的施工运输车辆装载高度均未超过车辆槽帮上沿。 d、建筑材料及临时堆土场采用篷布遮盖,且四周设置围挡。 e、桥面铺装时采用商品混凝土,不在现场搅拌混凝土。 f、项目采用商品沥青,施工现场不设沥清混凝土搅拌站,且在附近居民位于上风向时进行沥青摊铺。 g、施工方采用尾气排放达标的车辆和施工机械。 h、施工期由专人负责打扫及洒水抑尘,场地附近车辆行驶的路面定期打扫,且在大风干燥天气每天洒水4-5次。本项目运行期废气主要为车辆经过产生的扬尘及汽车尾气。 本项目桥梁定期打扫,减少扬尘产生。由于桥梁长度较短(10m),车辆通过时间短,汽车尾气产生量较小,基本可忽略不计。 | /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 | 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营运期《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及4a类标准 | 本项目施工期噪声主要为机械噪声、施工作业噪声和施工车辆噪声。施工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主要为: a.施工时选用优质低噪的施工设备和先进的施工工艺,并对施工机械定期进行检查、维护保养,保证施工机械处于低噪声高效率的良好工作状态。 b.施工单位合理安置施工设备,高噪声设备设置在远离敏感点的一侧。 c.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午休、夜间不施工。本项目运行期噪声主要为车辆经过时产生的交通噪声。建设单位桥梁两端设置减速带并设置限速标志,降低车辆行驶速度;设置禁止鸣笛标志减少噪声产生。 | 验收监测期间,在监测时的车流量条件下,桥场界测点昼间、夜间噪声监测值均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限值要求。验收监测期间,在监测时的车流量条件下,榄枫花园、金兰公寓最近敏感点昼间、夜间噪声监测值均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限值要求,同时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限值要求。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施工期钻孔泥渣沉淀后的泥浆被清运到指定地点倾倒,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清运。营运期桥面垃圾由当地环卫部门清扫收集,统一清运处置。 | 本项目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钻渣、沉淀池泥浆、建筑废料及施工人员生活垃圾。钻渣、沉淀池泥浆、建筑废料由施工单位负责清运至属地政府指定地点倾倒,生活垃圾委托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和处理。本项目运行期固废主要为桥面清扫垃圾。垃圾由当地环卫部门清扫收集,统一清运处置。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加强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工程应严格落实环评报告表提出的施工期和营运期生态保护措施以及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及时做好深挖高填路段、料场、临时施工场地的生态恢复。 | 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均按照环评报告表要求实施。本项目未单独审批水土保持方案。项目施工期设置围挡、排水沟,及时清理沉淀池减少水土流失。经现场勘查,临时占地现已建为绿地。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