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线路导线选用工艺水平高、表面光滑的导线,并提高了导线对地高度。 | 施工噪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对应限值昼间:70dB(A) 夜间:55dB(A) 变电站厂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1类区标准要求 输电线路经过区域声环境及环境敏感目标:《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区标准要求 | 线路导线选用工艺水平高、表面光滑的导线,并提高了导线对地高度。 | 监测结果表明,在验收工况条件下,变电站扩建间隔侧厂界昼间噪声为48dB~49dB之间,夜间噪声为41dB(A),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1类标准要求;本工程架空输电线线路沿线最近民房昼间噪声为52dB(A),夜间噪声为41dB(A),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标准要求;架空线路昼间噪声为42dB~46dB(A)之间,夜间噪声为39dB(A),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标准要求。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项目建成后,在运行期间对植被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线路巡视和维修人员在日常巡视和维修过程中,对植被的破坏。只要对工作人员严加教育,提高保护意识,对植被的影响是可以避免的。对野生动物栖息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线路巡视和维修人员在日常巡视和维修过程中,可能对野生动物栖息环境的干扰。对这些可能出现的破坏行为,只要对工作人员严加教育,也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一般情况下,鸟类迁徙时的飞行高度为150~600m,本项目输电线路设计的铁塔呼高最高为54m,鸟类迁徙飞行高度远在铁塔之上。本项目对鸟类迁徙的影响很小,不会因项目建设导致鸟类种类和数量明显减少。铁塔基础占地将农用地永久占用后变成工业用地,永久占地中仅有塔基四角基础处不能耕作,铁塔下方仍然可以耕作,输电线路走廊内的其他农田亦可以耕作。 | 本工程落实了各项生态恢复措施。线路工程建设未对区域内野生动、植物造成不利影响,未发生施工弃土弃渣随意丢弃现象。施工过程中充分利用现有道路及空地设置牵张场,施工结束后及时对临时占地进行了平整并恢复原有土地功能,新建塔基未硬化部分植被已恢复。 本项目合理有序地安排工期,避开了雨季施工,也未造成大面积地表裸露;施工材料有序堆放在塔基临时征地范围内,采用彩条旗限界方式严格控制了施工作业范围,施工人员和机械不得在规定区域外活动和行驶;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严格监管施工人员不得违规砍伐通道以减少植被破坏。根据现场调查,施工过程采取了严格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防治措施,未发生外排废水和乱堆废弃物的现象,项目施工后塔基及附近临时占地恢复较好。施工单位有效地落实了相关生态保护措施。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