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落实固废防治措施,原有废弃管道全部拆除,拆除的旧管线运至作业区规范暂存并处置。包装材料等一般固废分类收集规范处理,管线清管残油利用油罐车运至第十二采油厂庄一联输油站内回收,落地油等危险废物进入依托现有危险废物暂存间暂存,定期委托有资质单位安全处置。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拉运至沿线村镇生活垃圾收集点,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 ⑴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依托周边村庄原有处置方式,定期送至环卫部门指定地点;土方全部回填无废弃; ⑵旧管道清管残油直接由两端站场收集后回收利用;; ⑶拆除的旧管道及配套附属设施由建设单位收集后回收利用; ⑷焊渣及包装材料等固废分类收集后按照一般固废处置; ⑸废旧管道清理产生的落地油、废防渗布等危废,收集后送往庄159-47危废暂存点,最终交资质单位处置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⑴工程设计、施工及运营过程应加强与自然资源、水务、交通等相关部门的沟通衔接,确保工程实施符合相关部门的管理要求。 ⑵严格落实生态保护措施,控制施工作业带范围,不得随意扩大施工面积。 ⑶清表时应将表层土集中堆放,并做好临时水土保持措施,施工结束后用于临时占地的恢复和熟土回填、土地复垦; ⑷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和管理,禁止随意破坏植被。 | ⑴经调查了解,项目按照《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GB50423-2013)的有关要求进行设计。开工前取得了必要手续,能够符合相关部门的管理要求。 ⑵经调查,施工期间严格控制施工作业带,管沟开挖过程中将表层土和底层土分开堆放、分层回填; ⑶对穿越段进行工程设计及边坡防护等工作;施工对临时占地进行了生态恢复工作。优先使用原表土层覆盖,加快生态恢复;耕地交于农户进行复耕。 ⑷施工人员未对施工作业带以外的植被随意破坏。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高度重视生态恢复和环境风险防范工作。强化运营期管道日常巡检、维护。本工程环境风险应急预案纳入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十二采油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定期排查事故隐患,配套应急物资,组织应急演练,防止事故发生。 | ⑴施工结束后对临时占地及时进行恢复及复耕; ⑵建设单位设置有巡线、管道检测等制度,可一定程度上避免突发环境事故发生; ⑶本项目建成后纳入现有环境风险应急预案管理,定期进行演练。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