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加强废水污染防治工作。落实废水收集池的雨污分流和防渗漏等措施,防止废水外溢、渗漏;加强各类废水收集、暂存及运输过程中的环境管理,实施全过程监控,避免违规排放,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产生二次污染。钻井前应当沿井场四周设不低于80cm的砖混结构围墙。井场钻井设备摆放处、循环水利用设施、泥浆不落地处理设施、围堰等应当采取防渗漏措施。压滤设施固液分离后的液相和钻井废水、洗井废水、井下作业废水全部进罐贮存,由罐车拉运至油田作业废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回注,不外排。井场营地内设置的移动式环保厕所,定期清掏用作农肥。 | / | (1)项目钻井采用“泥浆不落地”工艺,固液分离后液相进入存储罐,优先循环利用,无法循环利用的就近拉运至油田内部孟14-72措施返排液处理站,处理达标后用于油田开采回注,无外排; (2)洗井、压裂等井下作业产生的废水均入罐收集,优先循环利用,无法循环利用的拉运至孟14-72措施返排液处理站,处理达标后用于油田开采回注,无外排; (3)井场设置了移动式环保厕所,定期清掏用作农家肥,生活杂排水用于植被灌溉或洒水降尘; (4)项目施工期按照标准化井场建设临时相关设施,钻井前沿井场四周设不低于80cm的砖混结构围墙。施工完成后相关设施均已拆除,转生产后由第十一采油厂建成标准化井场; (5)井场设备设施采用了铺设土工膜防渗层、四周围堰等,并对散落在井场的污染物及时收集,有效了避免地表污染物入渗; (6)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弥补监督力量不足,运输车辆配备GPS和驾驶室司机视频监控,利用数字化平台实现对钻井废弃物运输全过程的实时监控 | /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严格控制作业范围,施工现场采取设置围栏、洒水抑尘等控制措施,施工应当避开大风天气,遇大风天气,禁止施工,粉状材料运输要采取遮盖措施,物料井场存放要采取遮盖等防扬散、防泄漏、防渗漏措施,做好井场建设中受影响居民的补偿等工作。施工期扬尘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其他废气排放满足《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39728-2020)中污染物控制要求 | / | (1)已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施工作业;场地及进场道路定时洒水、松散物料堆放与运输采用篷布遮盖,物料堆场采取了遮盖等措施; (2)加强运输车辆管理、避开大风天气作业、适当洒水降尘,弃土、弃渣已做好妥善处置; (3)项目采用了环保型的柴油机以及品质优良的柴油; (4)通过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进出场路线,严格控制作业范围,减少了占地和对地表扰动 | /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加强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合理安排强噪声施工机械的工作频次、时限。尽量选用低噪声机械设备或自带隔声、消声的设备;对施工机械采取隔声、降噪措施,确保施工场界噪声排放满足《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2011)标准的要求 | / | (1)施工期选用了相对较低的噪声设备,施工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午休及夜间无施工,防止噪音扰民; (2)按要求安装设备,设置减振基础,减少振动发生; (3)井场按规范要求布置,加强设备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设施处于良好状态,降低了噪声的产生 | /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加强固废污染防治工作。加强固废污染防治工作。钻井废弃泥浆、一般岩屑全部进入泥浆罐采用不落地收集+板框压滤工艺处理后产生的固相(含水率不得大于60%)集中填埋或制作烧结砖资源化综合利用;生活垃圾统一收集运输至环卫部门指定地点处置。含油岩屑、废防渗布、落地油、废机油等危险废物分类暂存在场地,并建立管理台账及转移联单,定期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安全处置 | (1)施工期钻井过程中产生的废弃钻井泥浆(固相)、岩屑采用“泥浆不落地”装置进行收集,全部入罐暂存,暂存装置采取防渗漏、防流失、防扬散措施,最终由长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委托庆阳富丰绿色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甘肃欣盛双桥环保建材有限公司处置,无外排; (2)废膨润土和纯碱包装袋由钻井施工单位回收综合利用; (3)无污染防渗布循环使用,沾染油类的废防渗布钻井结束后交由第十一采油厂委托的危废处置单位处置; (4)废机油采用专用容器收集,钻井结束后交由第十一采油厂委托的危废处置单位处置;实际使用的破胶剂是过硫酸铵,废包装袋采用专用容器收集,井场内设置加盖PE桶,钻井结束后交由厂家回收处置 (5)井场设置了生活垃圾收集桶,生活垃圾采取统一收集,交由环卫部门进行了处置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施工期尽量缩小影响范围,严格控制施工作业范围,所有施工活动均在施工作业带内进行,减少工程建设扰动的原地表面积。方20井场位于镇原县一般生态空间,井场四周设不低于80cm的砖混结构围墙,施工过程中采取无害化方式,实施钻井泥浆不落地措施,产生的废水依托措施返排液处理站处理达标后回注,钻井泥浆经板框压滤后用于用于集中填埋或制作烧结砖资源化综合利用,不外排。加强勘探井结束后的路面平整及恢复工作,对临时占地、弃料场及时进行土地平整和植被恢复,对进场道路及井场周边等及时进行绿化,对施工形成的边坡要采用工程和植物护坡的方式进行治理,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 | (1)施工过程加强控制施工作业范围,有效缩短了施工期,减少了项目占地面积; (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教育,严禁随意砍伐破坏植被,尽可能减少对原有土壤与植被的破坏; (3)施工期避开了雨季,大风天气对临时堆放场地采取遮盖、洒水等措施,有效减少了扬尘和水土流失;同时加强了各项废水、固废的收集,采取了有效防渗措施;完井后做到了作业现场整洁、平整、卫生、无废水、无固废; (4)表土开挖执行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分层回填的土方施工作业制度,施工过程中先挖表土层单独堆放,然后挖心、底土层另外堆放。复原时先填心、底土,然后平复表土,恢复了耕作层土地原貌,不影响后期土地复垦; (5)本次验收勘探井方20井场位于镇原县一般生态空间,根据验收阶段调查项目所涉及探井施工过程中均采取了无害化施工方式,各类固废及废水均采取不落地措施,无外排;井场四周设不低于80cm的砖混结构围墙;严格落实了各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有效减少了水土流失的影响,避免了对一般生态空间造成不利影响; (6)根据现场调查,方20井场除转生产所需占地以外的临时占地进行了平整。临时占地清理干净,归还附近居民复耕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加强风险防范工作。严格落实各项应急管理措施和风险防范措施,强化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加大环境风险排查力度,加强对污染物处置的跟踪监管,严格车辆运输管理,加强对项目周边地下水、土壤等的监测,对环境污染隐患做到及早发现、及时处理。本项目环境风险应急管理纳入所属采油厂环境风险应急管理范围内,积极预防和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 | (1)施工期安装了井控装置,防止井喷; (2)加强各类储罐的储存管理,罐区均采用防渗措施,四周设置围堰; (3)同时加强施工期风险管理,井场布置按照《钻前工程及井场布置技术要求》的规定进行了设置,设置了禁火标识和设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制定了详细的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定期进行预案演练;项目建设过程及完工后未发生井漏、井喷等事故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