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负压收集+气旋混流塔+干式过滤器+活性炭吸附/脱附+催化燃烧净化系统处理装置 | 颗粒物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排放限值;VOCs、苯、甲苯、二甲苯排放浓度满足《四川省固定污染源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标准》(DB51/2377-2017)表3中相应标准排放限值 | 已建设 | 已监测(颗粒物、VOCs、苯、甲苯、二甲苯)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表1中3类标准》 | / | 已监测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各防渗分区的防渗结构应根据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进行设计和建设,不得低于环评提出的防渗级别和要求,防止污染物渗漏地下水、土壤和地表水 | 厂区内采取防渗分区,对危废间等进行重点防渗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项目运行产生固体废气应落实《报告表》要求的各类收集、储存、综合利用等措施按照“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处置原则,禁止随意丢弃。危废暂存间应独立设置,落实“三防”措施,并与生产区域隔离,同时,应加强危险废物日常管理,建立危险废气产生台账,产生的危险废物技术交有资质单位处置,并落实转运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 | 设置了一般固废间和危废暂存间,危废暂存间采取了“四防”措施,签订了危废处置协议,建立了危废台账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加强项目营运期环境风险管控,落实《报告表》提出的各项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确保泄漏物和事故废水不外排;健全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升环境风险应急处置能力,防止污染事故发生 | 项目厂区储备了应急物资,已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编号:5103112024-006-L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