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周边旱地农灌;发酵池渗滤液采取防渗材料,发酵池底铺设一层塑料薄膜防渗;堆场渗滤液采用水泥混凝土硬化等措施防渗。 | GB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表1旱作标准限值 | 除尘废水循环使用;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定期委托开发区环卫清掏处置;发酵池采用三面光处理防渗漏;堆场采用水泥混凝土硬化,且设有收集池收集渗滤液部分回用生产,部分浇灌项目周边果树。 | 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定期委托开发区环卫清掏处置,不用于旱地浇灌,无需执行GB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表1旱作标准限值,生活污水不外排,对环境影响不大。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原料堆场采用生物除臭菌进行除臭;搅拌、造粒、粉碎过程产生的废气经无组织排放;热风炉及烘干筒尾气进入三级重力沉降结合水喷淋除尘系统由15m高1#排气筒排放;冷却过程产生的粉尘进入三级重力沉降结合水喷淋除尘系统由15m高2#排气筒排放;食堂油烟经油烟净化装置处理后排放。 | 原料搅拌、造粒、残次品粉碎、冷却过程产生的粉尘执行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表2中的二级标准限值要求;热风炉及烘干筒尾气执行GB9078-1996《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食堂油烟处理后油烟浓度≤2mg/m3引至屋顶排放。 | 原料堆场恶臭采取除臭剂处理;热风炉、烘干机尾气经三级重力沉降+水喷淋除尘系统处理后由15m高1#排气筒排放;冷却机尾气经三级重力沉降+水喷淋除尘系统处理后由15m高2#排气筒排放;食堂油烟采用抽油烟机处理后排放。有机粉状肥的搅拌、破碎粉尘采用集气罩收集后与烘干废气一同经三级重力沉降室和水喷淋系统处理后由15m高的1#排气筒排放;有机颗粒肥的破碎、筛分粉尘采用集气罩收集后与冷却机尾气一同经三级重力沉降室和水喷淋系统处理后由15m高的2#排气筒排放。 | 由于有机粉肥破碎、搅拌时颗粒物和热风炉、烘干机尾气共用排放口,因此热风炉、烘干机尾气中的烟尘从严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的二级标准限值要求。根据验收监测结果,项目热风炉、烘干机尾气中二氧化硫排放满足《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9078-1996)表2二级标准及表4二级标准,有机粉肥破碎、搅拌时颗粒物及热风炉氮氧化物、烟尘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的二级标准限值要求。冷却机尾气及有机颗粒肥破碎、筛分时排放的颗粒物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的二级标准限值要求;无组织颗粒物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无组织排放监测浓度限值;恶臭排放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基础减震、消声器降噪、厂房隔声、距离衰减。 | 《工业企业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要求。 | 基础减震、厂房隔声、距离衰减。 | 厂界噪声达到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的2类标准要求。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筛分过程的残次品和喷淋除尘过程产生的污泥作为原料回用于生产,热风炉炉渣外销作为建筑材料,原料包装袋由供货厂家回收再利用或作为废品外售,职工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 | 筛分过程的残次品和喷淋除尘过程产生的污泥作为原料回用于生产;项目燃料由无烟煤改为生物质,无炉渣产生;生物质灰渣作为项目原料回用于生产;废机油及油桶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定期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原料包装袋由供货厂家回收再利用或作为废品外售,职工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