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化粪池、隔油池 | 《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表1中B等级标准 | 初期雨水经隔油池处理后与经化粪池处理后的生活污水一起通过市政污水管网排入垦利区胜坨镇第二污水处理厂 | 验收监测期间废水各项检测指标排放浓度分别为pH:7.5~7.7,COD日均值:92.25mg/L,氨氮日均值:3.34mg/L,SS日均值:62.25mg/L,石油类日均值:1.16mg/L,总有机碳日均值:10.58mg/L。各项污染物均满足《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表1中B等级标准及污水厂进水水质要求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装载区废气经油气回收装置处理后通过15m排气简排放,油气排放浓度须符合《储油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0-2020)排放要求(排放浓度<25g/m3);储罐采用内浮顶+机械密封;动静密封点采用LDAR 技术进行检测修复;隔油池挥发废气采用活性炭吸附 | 《储油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0950—2020)、《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 第7部分:其他行业》(DB37/ 2801.7-2019) | 装载区废气经油气回收装置处理后通过15m排气简排放,油气排放浓度须符合《储油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0-2020)排放要求(排放浓度<25g/m3);储罐采用内浮顶+机械密封;动静密封点采用LDAR 技术进行检测修复;隔油池挥发废气采用活性炭吸附 | 油气回收排气筒VOCs最大排放浓度为8570mg/m3,去除效率最低95.09%,满足《储油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0950—2020)表1排放限值(25000mg/m3,去除效率≥95% );厂界浓度VOCS最大值为1.36mg/m3,满足《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 第7部分:其他行业》(DB37/ 2801.7-2019)表2中非甲烷总烃厂界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2.0mg/m3);厂区内VOCs无组织一次浓度最大值为2.11mg/m3、一小时平均值最大值为2.13mg/m3,符合《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表A.1中监控点处1h平均浓度值及监控点处任意一次浓度值。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隔声、减震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 | 项目选择了低噪声设备,采取减振、隔声等综合控制措施 | 验收期间厂界昼间最大噪声为54dB(A)、夜间最大噪声值为43dB(A)均能够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3类标准的要求(昼间65 dB(A),夜间55 dB(A))。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本项目危险废物暂存间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要求设置,占地面积12m2,位于厂区西南角,值班室南侧。隔油池废油、废活性炭等属于危险废物规范收集和贮存,定期委托具有相应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处理,转移时执行联单制度,及时续签合同。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 | 本项目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并由环卫工清理;隔油池废油、废活性炭属于危险废物,产生后委托东营市顺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处理。转移时执行五联单制度,防止流失、扩散,危险废物暂存场所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要求。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编制详细的应急预案报东营市生态环境局垦利区分局备案,定期组织演练。 | 本项目严格落实报告书提出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制定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编号为:370521-2021-118-L,备案时间2021年12月9日,并配备了必要的应急物资,制定演练计划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加强事故应急处理及防范能力。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