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地埋式隔油+沉淀池 |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工业企业废水氮、磷污染物间接排放限值》DB 33/887-2013 | ①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 ②遗体清洗废水经地埋式隔油+沉淀池处理。 最终所有废水汇合至废水总排口(DW001)纳管,经缙云县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好溪。 | 在监测日工况下:废水排放口pH值、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悬浮物、石油类、动植物油类浓度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表4中三级的限值要求;氨氮、总磷浓度符合《工业企业废水氮、磷污染物间接排放限值》DB 33/887-2013表1中的限值要求;总氮浓度符合《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表1限值要求。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三脱装置(脱硫、脱酸、脱脂)+风冷反应器+初滤拦截+布袋除尘 | 《火葬场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801-2015、《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1993 | ①冷库制冷废气(氟利昂)无组织排放; ②3台火化炉产生的火化废气经各自三脱装置(脱硫、脱酸、脱脂)+风冷反应器+初滤拦截+布袋除尘处理后分别通过3根15m排气筒高空排放(DA001、DA002、DA003)。 | 在监测日工况下: ①1#、2#、3#火化炉废气出口颗粒物、汞、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氯化氢、二噁英类毒性当量(TEQ)排放浓度《火葬场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801-2015及烟气黑度符合表2中的限值要求; ②厂界无组织废气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氯化氢、汞浓度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表2中的限值要求;氨、硫化氢、臭气浓度符合《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1993表1中二级新改扩建的限值要求。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加强固废污染防治。按照“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置原则,建立台账制度,规范设置废物暂存库,一般固废分类收集、堆放、分质处置,尽可能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一般固废的贮存和处置须符合CB18599-2001等相关要求,并按国家有关固废处置的技术规定,确保处置过程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 除尘器灰渣、生活垃圾委托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因目前三脱装置及废水沉淀池暂未到达清理周期,故目前废熟石灰粉+碳粉暂、沉淀池污泥未产生,若后续进行清理即全程按照危险废物处置和管理。 本项目设有一处危险废物暂存间,面积约10m2。危废暂存场所已做好防风、防晒、防雨淋措施,地面已做防腐防渗措施,门口已有危废标识。 项目一般固废厂内暂存、处置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及其修改单的要求,危险废物暂存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23)、《危险废物收集 贮存 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及《危险废物识别标志设置技术规范》(HJ 1276-2022)要求。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