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噪声处理设施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 本项目新增噪声源主要为热处理炉、研磨机等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噪声值为80~90dB(A),通过采用低噪声设备、进行减震处理措施,,减少了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 验收监测期间,厂界昼间噪声监测值52.8~56.7dB(A),夜间噪声监测值44.8~47.7dB(A),噪声监测值均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的要求(昼间60dB(A)、夜间50dB(A))。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按“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和环保管理要求落实各类固体废物的收集、处置和综合利用措施,建立固体废物产生、储存管理台账,实现固体物分类收集、全部综合利用或安全处置,确保不产生二次污染。沉淀池沉渣、废电解液属于危险废物,要安排专人收集,实行危险废物备案制度,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相关要求做好分类收集与临时储存,并依法办理危险废物转移处理审批手续,确保转运过程中的环境安全;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 固体废物在厂内的堆放、贮存、转移应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12025-2012)的规定要求,防止产生二次污染。 | 本项目按“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和环保管理要求落实了各类固体废物的收集、处置和综合利用措施,建立了固体废物产生、储存管理台账,实现了固体物分类收集、全部综合利用或安全处置,未产生二次污染。本项目运行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一般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 经验收调查并与建设单位核实,本项目新增劳动定员36人,新增生活垃圾0.33t/a,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危险废物包括电解过程中产生的废电解液(HW34,900-307-34)和研磨沉淀池产生的沉淀池沉渣(HW08,900-200-08)。废电解液产量约为0.103t/a,委托山东中再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处置。验收期间,沉淀池沉渣未产生。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进一步加强项目环境事故防范和应急管理工作,结合项目环境风险因素,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强化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管理,配备防火和防污染应急设备,杜绝突发性污染事件的发生。进一步加强项目环境事故防范和应急管理工作,结合项目环境风险因素,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强化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管理,配备防火和防污染应急设备,杜绝突发性污染事件的发生。 | 针对项目存在的风险,企业成立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指挥中心下设应急救援办公室。企业编制了《东营华洋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在东营市生态环境局东营区分局备案,备案编号为370502-2023-083-L,定期进行演练。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