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一体化废水处理设备 | 《九龙湖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 | 已建设一体化废水处理设备 | 从验收监测结果来看,处理后废水中pH值最大值为7.8无量纲,化学需氧量最大值97mg/L;五日生化需氧量最大值为29.8mg/L;氨氮最大值为9.71mg/L;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一级活性炭吸附装置 | 本项目运营期实验过程产生的颗粒物、非甲烷总烃、SO2、NOX、HCl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标准;H2S、NH3、臭气浓度等恶臭气体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标准要求; | 已建设一级活性炭吸附装置 | 从DA001排气筒排放口验收监测结果来看,有组织废气颗粒物最大排放浓度为28mg/m3,最大排放速率为0.31kg/h;非甲烷总烃最大排放浓度为4.93mg/m3,最大排放速率为0.058g/h;SO2和NOX最大排放浓度均低于监测限制;HCl最大排放浓度为7.2mg/m3,最大排放速率为0.088kg/h。项目有组织排放的颗粒物、非甲烷总烃、SO2、NOX、HCl的排放浓度和速率均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标准。 有组织废气H2S最大排放浓度为0.22mg/m3,最大排放速率为0.003kg/h;NH3最大排放浓度为1.60mg/m3,最大排放速率为0.019kg/h;臭气浓度最大值为468;项目有组织排放的H2S、NH3、臭气浓度均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标准要求。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采取分区防治措施和源头控制措施减轻对地下水土壤的影响 | 已采取分区防治措施和源头控制措施减轻对地下水土壤的影响 | |
2 | 认真落实生活垃圾、铁渣、废包装材料、抽检废样品、废实验产品、收集粉尘、废布袋、实验废物、废活性炭等各类固体废物收集、处置和综合利用措施,危险废物交有处置资质单位处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过程应满足相应防渗漏、防雨淋、防扬尘等环境保护要求,危废暂存库应按《危险废物储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修改清单的相关要求建设。 | 已建设:1间一般固废暂存间(5.87m2);1间危险废物储存间(4m2);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已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认真落实生活垃圾、铁渣、废包装材料、抽检废样品、废实验产品、收集粉尘、废布袋、实验废物、废活性炭等各类固体废物收集、处置和综合利用措施,危险废物交有处置资质单位处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过程应满足相应防渗漏、防雨淋、防扬尘等环境保护要求,危废暂存库应按《危险废物储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修改清单的相关要求建设。 | 已建设:1间一般固废暂存间(5.87m2);1间危险废物储存间(4m2);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已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