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化粪池+收集池 | 不外排 | 化粪池12m3、收集池6m3 | 不外排 | 达标 |
2 | 水膜除尘器循环水池 | 不外排 | 水膜除尘器循环水池3m3 | 不外排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生产车间、原料车间、成品车间全封闭;投料、包装工段安装脉冲除尘器;筛分、粉碎、配料工段安装沙克龙除尘器;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 和环评要求一致,生产车间、原料车间、成品车间全封闭;投料、包装工段安装脉冲除尘器;筛分、粉碎、配料工段安装沙克龙除尘器; | 厂界上风向1#颗粒物浓度均为0.168Lmg/m3,冷却塔换气口高度为15m,颗粒物排放浓度为2.35mg/m3,排放速率为0.01kg/h,监测时工况为95%,排放速率为0.011kg/h,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15m高排气筒排放的限值要求:排放浓度为120mg/m3,排放速率为3.5kg/h。低于方法检出限制;厂界下风向2#颗粒物最大浓度为0.178mg/m3,最小浓度为0.170mg/m3,平均浓度为0.174mg/m3;厂界下风向3#颗粒物最大浓度为0.198mg/m3,最小浓度为0.192mg/m3,平均浓度为0.195mg/m3;厂界下风向4#颗粒物最大浓度为0.190mg/m3,最小浓度为0182mg/m3,平均浓度为0.186mg/m3。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排放标准中最高排放浓度为1.0mg/m3的要求。 | 达标 |
2 | 水膜除尘器 |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 | 水膜除尘器+20m排气筒 | 生物质蒸汽发生器排气筒DA001颗粒物的浓度均<20mg/m3;二氧化硫的浓度均为3Lmg/m3,无检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最大浓度位48mg/m3,最小浓度为33mg/m3,平均浓度40.5mg/m3;林格曼黑度均<1级;均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中表2燃煤锅炉最高排放浓度颗粒物50mg/m3、二氧化硫300mg/m3、氮氧化物300mg/m3、烟气黑度≤1级。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封闭车间+基础减振+消声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 与环评要求一致 | 项目区厂界噪声值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妥善处置运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废离子交换树脂、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机油、油桶及实验室废液规范存于危废暂存间,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置,规范危废暂存间管理,建立危险废物管理台帐;废包装材料统一收集后外售废品回收站;除尘器收集的粉尘、不合格产品回用于生产;生物质燃烧产生的灰渣、水膜除尘器泥渣、筛分杂质、化粪池清掏物、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清运处置。 | 实际磁选杂质、废包装材料收集后外售至废品收购站;砂石杂质、水膜除尘器泥渣、生活垃圾、锅炉灰渣统一收集后定期交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理;废离子交换树脂统一收集后交由厂家回收处置;委托云南大地丰源环保有限公司处置。项目固废均分类收集,合理处置,处置率100%。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完善环境管理规章制度,设专人负责项目环保工作,加强环保设施运维管理,确保环保设施正常运行,制定环境监测计划,落实运营期监测要求,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已经编制完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报送大理州生态环境局弥渡分局进行备案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