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水污染防治设施 | 按“清污分流、雨污分流、一水多用”的原则,规范建设厂区雨污管网。养殖场采用干清粪工艺,生产废水采取“异位微生物发酵床”的处理工艺,确保生产废水零排放。根据生产区场地防渗分区方案,集尿池、集粪池、匀浆池、事故池、异位微生物发酵床、危险废物暂存间等作为重点污染防治区,猪舍、综合楼等设为一般防治区,建设单位应严格按照防渗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做好分区防渗工作,防止周边环境及地下水受到污染。 | 按“清污分流、雨污分流、一水多用”的原则,规范建设厂区雨污管网。通过4个发酵罐用于处理固体猪粪;泡粪经匀浆池后喷淋至异位微生物发酵床;猪尿、冲洗废水及生活污水通过管道由黑膜厌氧发酵池+生化处理系统处理后供周边370亩消纳地消纳;另部分废水再经深度处理后回用于猪舍冲洗、湿帘及除臭墙用水。粪污水均得到妥善处置,实现废水“零排放”。 遇雨季时场内废水通过异位微生物发酵床处理,多余废水导入黑膜厌氧发酵池。集尿池、集粪池、匀浆池、事故池、异位微生物发酵床、生化处理设施、黑膜厌氧发酵池、危险废物暂存间等作为重点污染防治区,猪舍、综合楼等设为一般防治区。 | 已落实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大气污染防治设施 | 养殖场恶臭污染物排放浓度执行GB18596-2001《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表7标准;HS、NH排放执行GB14554-19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表1新改扩建二级标准和表2标准。 | 项目严格恶臭污染控制、细化对策措施。运营期项目产生的废气主要为猪舍废气、粪污区异位生物发酵床及发酵罐产生的恶臭气体、污水处理区废气等。采用干清粪工艺、产生的污粪及时处理、废气尽量通过除臭设施后有组织排放、合理搭配饲料喂养猪、喷洒除臭剂、猪舍采用除臭外墙并加强通风、污粪处理设施密闭并投洒除臭剂、周边种植绿植等措施,减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 厂界NH3、H2S符合《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表1中二级新扩改建标准限值;厂界臭气浓度符合《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596-2001)表7标准;4个发酵罐废气排放口的NH3、H2S、臭气浓度均符合《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表2标准限值。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隔声减振措施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 | 选低噪声设备、减振、消声器等措施 | 厂界噪声排放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即昼间≤60dB(A),夜间≤50dB(A)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①管道、事故池、集粪池、集尿池、异位微生物发酵床、危险废物暂存间进行重点防渗;②在异位微生物发酵床旁设置一个长期监测井作为地下水监控井。 | 对管道、事故池、集粪池、集尿池、异位微生物发酵床、危险废物暂存间进行重点防渗;黑膜厌氧发酵池进行封闭加盖,池底部铺设防渗膜防渗膜并设置排气沟,在最底部排气沟中放置排水管,并设置导流渠;废水生化处理系统采用地下式混凝结构;同时各废水输送管道做到防泄露、跑冒等,有效预防池内水下渗对地下水的污染;对异位微生物发酵床旁监控井进行定期监测。 | |
2 | 养殖场产生的固废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进行处理。猪粪采取“异位微生物发酵床”处理工艺进行处理;对于病死猪,要严格按照《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和《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497-2009)要求进行卫生安全处置;药瓶、针头等防疫防病废弃物按照危险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生活垃圾应统一收集交环卫部门及时处理。 | 固废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进行处理。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猪粪、废垫料、病死猪及胎衣、污水处理系统产生的污泥、生活垃圾以及少量医疗垃圾等。其中项目猪舍通过干清粪工艺,固体猪粪由固体猪粪生物发酵罐制成有机肥外售,泡粪喷淋至异位微生物发酵床,更换下来的废垫料作为有机肥外售;病死猪及胎衣由无害化处理设施处理后投入发酵罐发酵成为有机肥外售;污水处理系统产生的污泥经机械脱水后存放于污泥堆放区作为有机肥外售;生活垃圾分类袋装定期外运至垃圾收集点,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置;医疗废物参照危废管理暂存于危废间定期委托资质单位处置。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养殖场产生的固废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进行处理。猪粪采取“异位微生物发酵床”处理工艺进行处理;对于病死猪,要严格按照《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和《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497-2009)要求进行卫生安全处置;药瓶、针头等防疫防病废弃物按照危险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生活垃圾应统一收集交环卫部门及时处理。 | 固废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进行处理。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猪粪、废垫料、病死猪及胎衣、污水处理系统产生的污泥、生活垃圾以及少量医疗垃圾等。其中项目猪舍通过干清粪工艺,固体猪粪由固体猪粪生物发酵罐制成有机肥外售,泡粪喷淋至异位微生物发酵床,更换下来的废垫料作为有机肥外售;病死猪及胎衣由无害化处理设施处理后投入发酵罐发酵成为有机肥外售;污水处理系统产生的污泥经机械脱水后存放于污泥堆放区作为有机肥外售;生活垃圾分类袋装定期外运至垃圾收集点,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置;医疗废物参照危废管理暂存于危废间定期委托资质单位处置。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建设单位应加强项目风险防控,健全事故防范的规章制度和组织体系,建立事故报告制度,建立事故废水防控体系。企业应强化日常环境应急演练,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减缓措施与应急预案,配备相应的应急队伍和应急物资,建立与当地政府间的风险应急联动机制。 | 加强项目风险防控,健全事故防范的规章制度和组织体系,建立事故报告制度,建立事故废水防控体系。强化日常环境应急演练,制定了相应的风险防范减缓措施与应急预案,配备了相应的应急队伍和应急物资,建立了与当地政府间的风险应急联动机制。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