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中水处理站工艺为“厌氧+好氧+消毒处理工艺” | (GB/T18920-2020)《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表1)中的冲厕、城市绿化、道路清扫标准 | 新建1个地埋式钢筋混凝土隔油沉淀池,容积为50m³,位于2#宿舍楼东侧;项目共设置4个化粪池,总容积为115m³,1#化粪池位于华文学院教学楼西北侧,容积为15m³;2#、3#化粪池均位于1#宿舍楼北侧,容积均为25m³;4#化粪池位于2#宿舍楼东北侧,容积为50m³;项目设置1座中水处理站,处理规模为5000m³/d,位于学校北侧,扩建中水处理站,扩建后面积达4000㎡(原占地3000㎡,现新增1000㎡)、将原有2600t/d的中水处理站处理规模提升至5000t/d。中水处理站工艺为“厌氧+好氧+消毒处理工艺”。 | 已监测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项目地下车库通风口已避开敏感目标及涡流区;学校食堂设置了内置烟道、油烟净化器。 | 中水处理站周边无组织废气执行(GB14554-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表1)二级标准。 | 项目地下车库通风口已避开敏感目标及涡流区,汽车尾气经过自然扩散,对外环境影响较小;学校食堂设置了内置烟道,厨房油烟经抽油烟机收集后通过油烟净化器处理后于楼顶排放;项目生活垃圾及时清运,能有效防止异味形成,项目化粪池、隔油沉淀池为地埋式设计,中水处理站距离生活区较远,四周设置绿化带,产生的异味经大气稀释扩散后外排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较小,项目运营后对化粪池、隔油沉淀池、中水处理站污泥进行定期清掏,减少异味的产生。 | 已监测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墙体阻隔、距离衰减、基础减震 | 项目厂界噪声执行(GB22337-2008)《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1类区标准。 | 学校师生的日常生活噪声主要集中在楼房内,通过墙体阻隔、距离衰减后影响较小;项目停车场建设于地下,停车场出入口与楼房之间有绿化带相隔,另外,项目内设置了限速禁鸣标志,交通噪声通过墙体绿化带阻隔之后,对外环境影响较小;项目主要产噪设备置于独立设备房内,中水处理站距离生活区较远,同时项目还加强了整体绿化,通过墙体阻隔、距离衰减、基础减震等措施进行噪声降噪处理。 | 已监测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运营期,产生的办公生活垃圾、化粪池污泥委托环卫部门清运处置;废活性炭、化学废液、废弃药品絮凝沉淀产生的固废等危险固体废弃物,交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清运处置,并实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管理,建立处置台账。禁止使用含磷洗涤用品及一次性不可降解泡沫塑料餐饮具、塑料袋。 | 项目内产生的生活垃圾委托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置;学校食堂餐厨垃圾、隔油池油污委托昆明利滇化工有限公司定期清掏处置;项目化粪池污泥委托云南泽顺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定期清运处置;项目中水处理站污泥委托云南鼎通节能环保服务有限公司定期清运处置。项目固体废物处置率为100%。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