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运行期噪声: 合理规划布局;加强噪声源控制;从传声途径噪声削减;对敏感建筑物噪声防护;加强交通噪声管理。本项目道路桥梁均为城市支路,车辆设计时速为20km/h,车辆速度低,交通噪声小;同时道路两侧至居民楼间建有绿化带,通过加强管理,减少鸣笛。 营运期水厂生产设备会产生一定的噪声,由于该净水设备为成套一体化设备,位于室内,本来声环境源强低,通过减震、生产车间墙体隔声和围墙隔声后,能够做到厂界达标排放。 | 营运期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 | 对沿线噪声敏感点的跟踪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及时增补完善降噪措施;定期进行桥面保养,维持路面平整,避免路况不佳造成车辆颠簸增大噪声,设置限速标识牌。 厂生净水设备为成套一体化设备,位于室内,本来声环境源强低,通过减震、生产车间墙体隔声和围墙隔声后,能够做到厂界达标排放。 | 敏感点及厂界监测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1)表层土壤的保护和利用 道路工程区的表土剥离厚度为0.1m~0.3m,对剥离表土进行了分散堆放,全部用于后期绿化用土,没有外排。项目施工期使用了密目防尘网进行遮盖,防止扬尘;采取了拦挡、排水等临时措施防治水土流失。 (2) 动物保护措施 1) 在施工期加强宣传工作,未发生任何人对鸟类进行捕猎现象。 2) 施工单位已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规章制度和切实可行的措施,文明施工,施工期间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直接排入外环境。 (3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本项目为新建城市支路及水厂项目,区域地质条件总体较好,不存在泥石流易发区,也不存在滑坡体,项目建设的技术方案符合水土保持技术要求。经过调查,项目所在地没有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中的水土保持监测站点、重点试验区等。工程施工对植被破坏不可避免,工程完工后已对开挖区、边坡等土层裸露地带进行防护。这样既可防止水土流失,又可促进植被的恢复,形成多层植被的形式。 |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严格落实环评提出的生态防治措施:(1)将原有绿化种植土单独分层堆放,待施工结束后继续用于种植绿化;(2)对施工营地地面建筑物进行拆除,并按土地复垦相关规定进行复垦。 (3)在批准允许施工范围内施工,如需占用临时用地,取得相关部门的批准文件后占用,施工结束后及时生态恢复;(4)合理的安排施工时间,尽可能缩短施工作业时间;(5)施工时采取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分层回填的方式,施工后对地面进行平整、恢复地貌;(6)在四级及以上的大风天气禁止土方施工作业;(7)开挖堆放土堆,采用苫布进行覆盖;(8)编制环保施工组织方案,并按方案执行;(9)工程完工后已对开挖区、边坡等土层裸露地带进行防护。这样既可防止水土流失,又可促进植被的恢复,形成多层植被的形式。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