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低氮燃烧器及15 米高排放筒 |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表2燃气锅炉标准限值 | 建设具有低氮燃烧器的导热油炉一座 | 监测结果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表2燃气锅炉标准限值 | 达标 |
2 | 低氮燃烧器及15 米高排放筒 |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表2燃气锅炉标准限值 | 建设具有低氮燃烧器的导热油炉及15 米高排放筒 | 监测结果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表2燃气锅炉标准限值 | 达标 |
3 | 低氮燃烧器及15 米高排放筒 |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表2燃气锅炉标准限值 | 建设具有低氮燃烧器导热油炉及15 米高排放筒 |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表2燃气锅炉标准限值 | 达标 |
4 | 内浮顶罐+氮封措施 | 《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2015)表7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浓度限制 | 建设项目稳定轻烃、正己烷、石油醚存储采取了内浮顶罐+氮封措施 | 监测结果满足《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2015)表7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浓度限制 | 达标 |
5 | 负压油气集气回收设施 | 《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2015)表7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浓度限值 | 建设项目对罐组稳定轻烃、正己烷、石油醚装卸设施采用浸没式液下鹤管装车,并设置负压油气集气回收设施 | 监测结果满足《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2015)表7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浓度限值 | 达标 |
6 | 活性炭吸附设施 | 《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2015)表7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浓度限值 | 实验室废气采取活性炭吸附设施 | 监测结果满足《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2015)表7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浓度限值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优先选用低噪声设备,对高噪声的设备采用隔声和消声等措施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 | 选用低噪声设备,对高噪声的设备采用隔声和消声等措施 | 监测结果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要求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按照“源头控制、分区防治、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相结合的原则,从污染物的产生、入渗、扩散、应急响应进行控制。加强管理,定期巡检,杜绝跑、冒、滴、漏现象。储罐区、生产装置区、防渗污水池、事故池、危险废物贮存点、化验室属于重点防渗区,满足《石油化工工程防渗技术规范》(GB/T50934-2013)重点防渗区相关要求,危废贮存点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7-2023)中相关要求;导热油炉房、原料贮存间属于一般防渗区,满足《石油化工工程防渗技术规范》(GB/T50934-2013)一般防渗区相关要求。根据企业原有地下水监测井布设情况,本项目利用现有监测井2个,新增监测井2个。 | 按照“源头控制、分区防治、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相结合的原则加强管理,定期巡检,杜绝跑、冒、滴、漏现象。储罐区、生产装置区、防渗污水池、事故池、危险废物贮存点、化验室属于重点防渗区,满足《石油化工工程防渗技术规范》(GB/T50934-2013)重点防渗区相关要求,危废贮存点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7-2023)中相关要求;导热油炉房、原料贮存间属于一般防渗区,满足《石油化工工程防渗技术规范》(GB/T50934-2013)一般防渗区相关要求。本项目现有监测井4个。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固体废弃物按照“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原则,对固体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置。生活垃圾由市政环卫部门处置。化验室废液属于危险废物,贮存在桶内,封闭保存,存储于实验废液暂存间内,实验废液暂存间位于化验室内,占地面积5m2,定期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废钴钼催化剂、ZnO脱硫废物、废镍催化剂、废活性炭属于危险废物,暂存在危废贮存点内,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导热油炉每3年更换一次导热油,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不在危险废物贮存点储存。 | 生活垃圾由市政环卫部门处置。化验室废液属于危险废物,贮存在桶内,封闭保存,存储于危废间内,定期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废钴钼催化剂、ZnO脱硫废物、废镍催化剂、废活性炭属于危险废物,暂存在危废贮存间内,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导热油炉每3年更换一次导热油,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不在危险废物贮存点储存。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施工边界设置围档,满足防尘抑尘要求。尽可能使用商品混凝土,减少水泥、混凝土现场搅拌量。土方开挖时,对作业面采取洒水抑尘措施,开挖的泥土和建筑垃圾要及时运走,避免长期堆放表面干燥而起尘。运输车辆装载易起尘物料采取遮盖措施,减少沿途散落。现场搅拌混凝土时应做到不洒、不漏、不剩、不倒。风速大于4m/s时,停止施工作业,并对堆存的砂粉等建筑材料采取遮盖措施。通过以上措施,施工场界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无组织排放浓度限值标准要求。选用正规厂家、噪声较低的环保型设备、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保证现场设备安装质量,确保施工设备正常运行、对高噪声设备四周加设隔声屏障、严禁在22:00一6:00时间段内施工、重型运输车夜间严禁使用,施工场界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限值。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及施工弃土应及时清运,运出废物应使用苦布遮盖,不得沿街洒落泥土,并按照市政部门批准的地点倾倒。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量较少,可设置固定垃圾箱存放,由市政部门统一清运,不得随意丢弃。生活污水经污水管网进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施工废水经过简单的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施工期地面降尘。 | 施工边界设置围档,满足防尘抑尘要求。尽可能使用商品混凝土,减少水泥、混凝土现场搅拌量。土方开挖时,对作业面采取洒水抑尘措施,开挖的泥土和建筑垃圾要及时运走,避免长期堆放表面干燥而起尘。运输车辆装载易起尘物料采取遮盖措施,减少沿途散落。现场搅拌混凝土时应做到不洒、不漏、不剩、不倒。风速大于4m/s时,停止施工作业,并对堆存的砂粉等建筑材料采取遮盖措施。通过以上措施,施工场界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无组织排放浓度限值标准要求。选用正规厂家、噪声较低的环保型设备、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保证现场设备安装质量,确保施工设备正常运行、对高噪声设备四周加设隔声屏障、严禁在22:00一6:00时间段内施工、重型运输车夜间严禁使用,施工场界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限值。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及施工弃土应及时清运,运出废物应使用苦布遮盖,不得沿街洒落泥土,并按照市政部门批准的地点倾倒。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量较少,可设置固定垃圾箱存放,由市政部门统一清运,不得随意丢弃。生活污水经污水管网进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施工废水经过简单的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施工期地面降尘。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严格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设备和管理体系,降低工程的环境影响和环境风险。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加强风险点位识别、风险防控预警体系建设,完善预警、预防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处置泄露污染,定期开展应急演练,防止污染事故发生。在开工建设前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到建设项目所在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加强风险防控预警体系建设,定期开展应急预案演练、评估与修订。 |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已在所在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