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选用低噪声设备,采取基础减振措施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限值要求:昼间60dB(A),夜间50dB(A) | 开关站内的配电设施选用了产噪较低的设备,对其设置了减振基础 | 2024年5月对开关站站界噪声进行了监测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土方余方量全部用于各施工工段的场地平整回填。在开关站内设垃圾桶,生活垃圾经集中收集后送环卫部门指定地点处置。在开关站内设危废暂存间一座,废油、废铅酸蓄电池在危废暂存库暂存后,统一由有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置。 | 施工期在施工现场设置了垃圾箱,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至垃圾箱内,后运至环卫指定地点处理。施工期土方余方量全部用于各施工工段的场地平整回填,无剩余土石方堆放。施工现场外购混凝土,不设现场搅拌站。本工程在开关站内设置了生活垃圾收集桶,生活垃圾经集中收集后送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在开关站内设置了一座危废暂存间,废油和直流系统产生的废铅蓄电池经统一收集在危废暂存间暂存后委托相关资质单位运走处置。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本工程建设采取植被恢复、绿化等植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共同防治水土流失。随着植被逐年恢复,扰动区土壤侵蚀情况将逐年改善, 直至恢复到接近原地貌土壤侵蚀水平。认真落实施工期生态恢复与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临时防护措施。本次建设时要加强施工管理,在不影响电站运行的情况下,采用草木结合方式对进站道路两侧及厂前区、太阳能电池板间隔间进行绿化,特别要严格按环评要求做好进站道路的水土保持工作。落实项目服役期满后的生态恢复工作。项目服役期满后应集中对电站内废旧设施进行拆除并按环保要求进行妥善处置,并对项目占地造成的生态破坏全部进行恢复。 | 根据调查,项目对光伏场区和施工临建区采用播撒草籽的方式进行了生态恢复。根据调查,项目对光伏场区和施工临建区采用播撒草籽的方式进行了生态恢复,在生活区布置了约100m2 的绿化带。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