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MBR系统+RO反渗透系统 | 《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和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中的两者较严者 | “MBR系统+RO反渗透系统 | pH值、色度、CODcr、BOD5、SS、总氮、氨氮、总磷、粪大肠杆菌、总汞、总镉、总铬、六价铬、总砷、总铅等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压实与覆盖、甲烷发电 | ①臭气浓度、氨、硫化氢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二级标准。 ②甲烷执行《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甲烷排放限值。 ③颗粒物执行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 压实与覆盖、甲烷发电 | 颗粒物、臭气浓度、氨、硫化氢、甲烷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采取消音、隔音和减振措施 | 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区标准限值 | 采取消音、隔音和减振措施 | 连续等效声级(Leq)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落实水土保持和生态保护措施。项目建设过程中应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尽量保护植被。取土场和施工临时占地应及时做好防护和生态恢复工作,防止造成水土流失。取土场的选址和取土须符合《广东省韩江水系水质保护条例》及《广东省采石取土管理规定》的要求。 | 防渗系统:场底防渗采用水平防渗与垂直防渗结合的防渗措施。 垃圾垱土坝:场区东北侧建拦渣坝一座,为永久性垃圾挡土坝。拦渣坝采用均质粘土填筑,使用机械分层碾压密实,坝体两侧、边坡修整压实后,前坡干砌石护坡,后坡草皮护坡。 渗滤液导排系统:在填埋区底部设纵向导渗总沟,再沿总沟每隔40米设置横向导渗分支沟,与总沟相交呈树枝状。导渗沟截面为梯形,内填导渗性好的级配碎石。导渗总沟的下游端部与埋设于垃圾挡坝底部的排污水管道相连接。 环山截洪系统:在山谷四周沿填埋等高线环山建设截洪沟一条,将截洪沟以上的山坡面的降雨径流引出挡土坝场外。对于填埋区东侧的雨水及其场内道路的排水则沿道路由矩形石砌边沟随地形坡度排出场外。 厂区四周设置绿化带,各建构筑物周围空地种植草皮、灌木等绿化植被。取土场的选址和取土严格遵守《广东省韩江水系水质保护条例》及《广东省采石取土管理规定》的要求,落实水土保持和生态保护措施。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严格执行垃圾分类处理的原则,严禁危险废物和医疗垃圾混入填埋。 |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龙川县通衢镇老里塘垃圾综合填埋场收纳,龙川县24个乡镇的生活垃圾,不接纳危险废物和医疗垃圾。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填埋场垃圾堆放到设计标准后,要及时进行闭坑,并做好封场后的复垦工作。 | 待填埋场垃圾堆放到设计标准后,按照环评要求进行闭坑、复垦工作。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制订切实可行的环境事故应急预案,防范突发性环境安全事故的发生。 | 2022年已编制应急预案,并备案,备案编号为441622-2022-003-L。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