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循环水池 | 循环使用 | 循环水池(338m3) | 满足 | 达标 |
2 | 化粪池 |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 | 化粪池(总容积10m³) | 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三级标准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布袋除尘器 | 颗粒物、二氧化硫标准参照《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9078-1996)标准限值;氮氧化物限值标准参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标准限值 | 布袋除尘器 | 颗粒物、二氧化硫符合《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9078-1996)标准限值;氮氧化物限值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标准限值 | 达标 |
2 | 不锈钢过滤网 | 颗粒物、二氧化硫标准参照《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9078-1996)标准限值;氮氧化物限值标准参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标准限值 | 不锈钢过滤网一套 | 颗粒物、二氧化硫符合《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9078-1996)标准限值;氮氧化物限值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标准限值 | 达标 |
3 | 油烟净化器 |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表2标准限值 | 油烟净化器 | 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表2标准限值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采用低噪声设备、减振、加强设备保养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 | 采用低噪声设备、减振、加强设备保养 | 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本项目地面进行了30cm混凝土硬化处理,化粪池池底采用30cm混凝土防渗处理,同时,项目产生的一般固废固废均在室内储存,危险废物暂存在危险废物暂存间内,做到了防风、防雨、防渗,正常情况下废水、固体废物不会影响区域内地下水。项目在营运期对地下水及土壤的影响因素主要为化粪池泄漏、危险废物暂存间地面破碎,导致污染物下渗,从而污染土壤及地下水。这种现象不易被发现,因此对可能发生的渗漏,必须坚持以防为主的方针,为避免发生土壤、地下水污染,本项目分区防渗情况如下: ①重点防渗区:污染地下水环境的物料或污染物泄漏后,不易及时发现和处理的区域或部位。主要包括危险废物暂存间等,防渗层为铺设30cm抗渗混凝土并涂刷2mm厚环氧树脂,四周裙角做抗渗处理,渗透系数K≤1.0×10-10cm/s;或参照GB18598执行。 ②一般防渗区:污染地下水环境的物料或污染物泄漏后,可及时发现和处理的区域或部位。主要包括:生产车间、化粪池及一般固废暂存处,防渗层为铺设30cm抗渗混凝土,渗透系数K≤1.0×10-7cm/s。四周裙角做抗渗处理。 ③简单防渗区:没有物料或污染物泄漏,不会对地下水环境造成污染的区域或者部位。除重点防渗区、一般防渗区、绿化区域外,厂区其他区域为简单防渗区,仅作一般地面硬化即可如:办公区、厂区道路等。项目污染物控制皆为地面上贮存设施,易于发现污染物泄露。 为确保防渗措施的防渗效果,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应加强施工期的管理,严格按防渗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并加强防渗措施的日常维护,使防渗措施达到应有的防渗效果。本项目在按照环评要求设置防渗基础,并按相关规范进行施工、管理,确保防渗效果的前提下,本项目不会对土壤、地下水环境造成污染。 | 本项目地面进行了30cm混凝土硬化处理,化粪池池底采用30cm混凝土防渗处理,同时,项目产生的一般固废固废均在室内储存,危险废物暂存在危险废物暂存间内,做到了防风、防雨、防渗,正常情况下废水、固体废物不会影响区域内地下水。项目在营运期对地下水及土壤的影响因素主要为化粪池泄漏、危险废物暂存间地面破碎,导致污染物下渗,从而污染土壤及地下水。这种现象不易被发现,因此对可能发生的渗漏,必须坚持以防为主的方针,为避免发生土壤、地下水污染,本项目分区防渗情况如下: ①重点防渗区:污染地下水环境的物料或污染物泄漏后,不易及时发现和处理的区域或部位。主要包括危险废物暂存间等,防渗层为铺设30cm抗渗混凝土并涂刷2mm厚环氧树脂,四周裙角做抗渗处理,渗透系数K≤1.0×10-10cm/s;或参照GB18598执行。 ②一般防渗区:污染地下水环境的物料或污染物泄漏后,可及时发现和处理的区域或部位。主要包括:生产车间、化粪池及一般固废暂存处,防渗层为铺设30cm抗渗混凝土,渗透系数K≤1.0×10-7cm/s。四周裙角做抗渗处理。 ③简单防渗区:没有物料或污染物泄漏,不会对地下水环境造成污染的区域或者部位。除重点防渗区、一般防渗区、绿化区域外,厂区其他区域为简单防渗区,仅作一般地面硬化即可如:办公区、厂区道路等。项目污染物控制皆为地面上贮存设施,易于发现污染物泄露。 为确保防渗措施的防渗效果,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应加强施工期的管理,严格按防渗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并加强防渗措施的日常维护,使防渗措施达到应有的防渗效果。本项目在按照环评要求设置防渗基础,并按相关规范进行施工、管理,确保防渗效果的前提下,本项目不会对土壤、地下水环境造成污染。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1)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经集中收集后统一运送到当地环卫部门指定地点处理。 (2)铝渣 项目铝渣主要来源于精炼过程中漂浮于铝液表面的不熔夹杂物、金属铝、氧化铝等,建设单位集中收集后存放在危险废物暂存间内委托有资质单位定期处理。 (3)铸坯余料 项目电工圆铝杆生产线在刚开始生产时或设备出现故障时,辊剪将自动启动,并将铸坯剪成1m左右的不合格产品,统一收集后返回保温炉重新熔炼加工后循环利用。 (4)废乳液 乳液循环使用,乳液平时仅进行补充,经收集后暂存在危险废物暂存间,委托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 (5)除尘灰 经收集后暂存在危废废物暂存间临时存放,并委托有资质单位定期处理。 (6)废包装材料 项目包装过程将会有少量废包装材料产生,废包装材料经统一收集后送废品回收站回收利用。 (7)废机油 设备定期维修保养过程会产生废机油,收集后暂存于原危险废物暂存间,定期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 | (1)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经集中收集后统一运送到当地环卫部门指定地点处理。 (2)铝渣 项目铝渣主要来源于精炼过程中漂浮于铝液表面的不熔夹杂物、金属铝、氧化铝等,建设单位集中收集后存放在危险废物暂存间内委托有资质单位定期处理。 (3)铸坯余料 项目电工圆铝杆生产线在刚开始生产时或设备出现故障时,辊剪将自动启动,并将铸坯剪成1m左右的不合格产品,统一收集后返回保温炉重新熔炼加工后循环利用。 (4)废乳液 乳液循环使用,乳液平时仅进行补充,经收集后暂存在危险废物暂存间,委托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 (5)除尘灰 经收集后暂存在危废废物暂存间临时存放,并委托有资质单位定期处理。 (6)废包装材料 项目包装过程将会有少量废包装材料产生,废包装材料经统一收集后送废品回收站回收利用。 (7)废机油 设备定期维修保养过程会产生废机油,收集后暂存于原危险废物暂存间,定期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 | /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①储运系统事故防范措施 a、废机油存放地点外贴有危险废物图片警示标识及机油等矿物油警示标示; b、危废暂存间地面要作防渗处理,并硬化地面,房间要防风、防雨、防晒,危废暂存间应设置围堰; c、废机油等危险废物收集桶应密封、有盖,存放时还应采取防渗漏、防外溢措施; d、废弃或暂时不用的空油桶应放入危废暂存间集中存放,避免油污污染地面及雨水冲刷后污染地下水; e、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禁止员工在危险废物及存放地点吸烟或扔烟头; f、危险废物暂存间及辅料存储间等处要配备有:消防沙、碎布或棉纱、灭火器、室外消防栓等应急设施。 g、加强监督管理,定期检查危险废物暂存间完整性,并保持危险废物暂存间干燥,避免铝灰渣遇水分解。 ②、生产装置风险防范措施 a、厂区安全防范措施 项目车间、仓库及生产作业场所的耐火等级、防火间隔、防火分区和防火构造应严格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设计建设,并按照《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2005)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设置了消防系统,配备了必要的消防器材。 b、消防及火灾报警系统 项目各车间应按规范设置手提式灭火器和消火栓;在车间出入口设置安全出口应急标志灯;主要通道、有工作人员的场地设置应急事故照明;材料储存库、危废暂存间等处应设置人工或自动灭火装置; ③、天然气泄露事故的风险防范措施 a、输送管线采用耐磨、抗腐蚀材料,在弯头和法兰连接处增加管材厚度,提高天然气输送的安全性。 b、定期检查天然气管线是否出现锈蚀、损坏现象,定期检修调压站天然气输送设备。 c、加强操作人员业务培训、应急演练培训等。 (5)事故应急措施 ①危险废物泄漏应急处置措施 a、当发生少量危险品(废机油等)泄漏时,当班人员首先使用锯末或沙土覆盖,尽可能将泄漏物控制在围堰或厂区范围内,再将泄漏物转移至合适容器中; b、危废暂存间、辅料存放间外发生大量危险品泄漏时,现场抢险应利用砂石构筑围堰,及时将泄漏物转移至合适容器中,避免泄漏物流入废水收集、雨水收集、排水系统,后续再进行相应洗消处理; ②、火灾事件应急处置措施 a、岗位人员发现有异常火情时,及时正确使用灭火器对初期火灾进行扑灭;若不能处理的,立即报告应急指挥部,并确定起火原因以启动应急预案或拨打火警电话:119,报告火灾地点、部位和燃烧物; b、对有可能发生爆炸、爆裂等特别危险需紧急撤退的情况,按照统一的撤退信号和撤退方法及时撤退(撤退信号格外醒目,能使现场所有人员都看到或听到); c、根据项目铝灰渣的特性,严禁发生火灾不得使用水灭火,避免铝灰渣接触到水大量分解出有毒有害物质。 ③、天然气泄漏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a、应急值班室接到报告后,立即通知公司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接到泄漏报警后,及时调动“应急抢险小组”按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实施抢险。 b、应急小组应立即前往现场查看情况,划定警戒区域,紧急疏散人员有序地撤离至上风处,远离事故现场,周围设标志禁止一切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警戒区域。在保障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对事故源状态作出初步判断,并有效进行处理。 c、当班班组长应组织班组人员穿防护服和戴呼吸器,立即切断泄露设备上游和下游阀门,如果不能关闭阀门,则立即撤离现场并同时供气部门立即切断供气主阀门。 d、做好事故现场的安全警戒工作,同时确保警戒区域内禁止烟火和明火,禁止操纵现场电源控制开关(防爆开关除外)以防止发生火灾和爆炸。做好灭火准备工作。 e、如泄漏已经得到控制,受影响区域不再对人的生命构成危害,即刻组织现场清理工作。如气体含量高于安全水平,应进行通风。 6、如果不能控制事故扩大,各岗位迅速准备好灭火器材,做好灭火和接应119的准备。 | ①储运系统事故防范措施 a、废机油存放地点外贴有危险废物图片警示标识及机油等矿物油警示标示; b、危废暂存间地面要作防渗处理,并硬化地面,房间要防风、防雨、防晒,危废暂存间应设置围堰; c、废机油等危险废物收集桶应密封、有盖,存放时还应采取防渗漏、防外溢措施; d、废弃或暂时不用的空油桶应放入危废暂存间集中存放,避免油污污染地面及雨水冲刷后污染地下水; e、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禁止员工在危险废物及存放地点吸烟或扔烟头; f、危险废物暂存间及辅料存储间等处要配备有:消防沙、碎布或棉纱、灭火器、室外消防栓等应急设施。 g、加强监督管理,定期检查危险废物暂存间完整性,并保持危险废物暂存间干燥,避免铝灰渣遇水分解。 ②、生产装置风险防范措施 a、厂区安全防范措施 项目车间、仓库及生产作业场所的耐火等级、防火间隔、防火分区和防火构造应严格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设计建设,并按照《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2005)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设置了消防系统,配备了必要的消防器材。 b、消防及火灾报警系统 项目各车间应按规范设置手提式灭火器和消火栓;在车间出入口设置安全出口应急标志灯;主要通道、有工作人员的场地设置应急事故照明;材料储存库、危废暂存间等处应设置人工或自动灭火装置; ③、天然气泄露事故的风险防范措施 a、输送管线采用耐磨、抗腐蚀材料,在弯头和法兰连接处增加管材厚度,提高天然气输送的安全性。 b、定期检查天然气管线是否出现锈蚀、损坏现象,定期检修调压站天然气输送设备。 c、加强操作人员业务培训、应急演练培训等。 (5)事故应急措施 ①危险废物泄漏应急处置措施 a、当发生少量危险品(废机油等)泄漏时,当班人员首先使用锯末或沙土覆盖,尽可能将泄漏物控制在围堰或厂区范围内,再将泄漏物转移至合适容器中; b、危废暂存间、辅料存放间外发生大量危险品泄漏时,现场抢险应利用砂石构筑围堰,及时将泄漏物转移至合适容器中,避免泄漏物流入废水收集、雨水收集、排水系统,后续再进行相应洗消处理; ②、火灾事件应急处置措施 a、岗位人员发现有异常火情时,及时正确使用灭火器对初期火灾进行扑灭;若不能处理的,立即报告应急指挥部,并确定起火原因以启动应急预案或拨打火警电话:119,报告火灾地点、部位和燃烧物; b、对有可能发生爆炸、爆裂等特别危险需紧急撤退的情况,按照统一的撤退信号和撤退方法及时撤退(撤退信号格外醒目,能使现场所有人员都看到或听到); c、根据项目铝灰渣的特性,严禁发生火灾不得使用水灭火,避免铝灰渣接触到水大量分解出有毒有害物质。 ③、天然气泄漏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a、应急值班室接到报告后,立即通知公司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接到泄漏报警后,及时调动“应急抢险小组”按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实施抢险。 b、应急小组应立即前往现场查看情况,划定警戒区域,紧急疏散人员有序地撤离至上风处,远离事故现场,周围设标志禁止一切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警戒区域。在保障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对事故源状态作出初步判断,并有效进行处理。 c、当班班组长应组织班组人员穿防护服和戴呼吸器,立即切断泄露设备上游和下游阀门,如果不能关闭阀门,则立即撤离现场并同时供气部门立即切断供气主阀门。 d、做好事故现场的安全警戒工作,同时确保警戒区域内禁止烟火和明火,禁止操纵现场电源控制开关(防爆开关除外)以防止发生火灾和爆炸。做好灭火准备工作。 e、如泄漏已经得到控制,受影响区域不再对人的生命构成危害,即刻组织现场清理工作。如气体含量高于安全水平,应进行通风。 6、如果不能控制事故扩大,各岗位迅速准备好灭火器材,做好灭火和接应119的准备。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