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过滤棉+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和P1 | P1排气筒中的颗粒物排放浓度满足《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2376-2019)表1中重点控制区标准要求;VOCs、二甲苯排放浓度和排放速率均满足《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 第5部分:表面涂装行业》(DB37/2801.5-2018)表2中标准要求;臭气浓度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2中标准要求。 | 项目喷漆、烤漆、晾干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气经“过滤棉+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通过15高排气简(P1)排放。打磨粉尘经设备自带除尘器处理后排放,焊接烟尘经移动式除尘器收集处理后排放 | 验收监测期间,P1排气筒两天内所测颗粒物最大排放浓度为5.8mg/m3,小于其标准排放限值10mg/m3;最大排放速率为0.042kg/h,小于其标准排放限值3.5kg/h;VOCs最大排放浓度为3.97mg/m3,小于其标准排放限值50mg/m3,最大排放速率为0.028kg/h,小于其标准排放限值2.0kg/h;二甲苯未检出;臭气浓度最大为54,小于其标准排放限值2000。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减震降噪措施 | 厂界昼、夜间噪声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标准》(GB12348-2008)表1中2类标准要求 | 项目营运期噪声主要为各设备运行时产生的机械噪声。企业通过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布局,并采取隔声、吸声、消声、减振等综合治理措施降低噪声的影响。 | 验收监测期间,厂界昼间噪声测定值在52.1~56.7dB(A),小于其标准限值(昼间:60dB(A));夜间噪声测定值在40.7~47.3dB(A),小于其标准限值(夜间:50dB(A))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按照国家规定对固体废物进行有效规范收集 | 项目一般工业固废包括下脚料、废零部件、废轮胎、沉淀池泥沙、回收粉尘,收集后外售综合利用。厂区一般工业固废暂存间严格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修改单的要求进行建设。 项目废机油、废机滤、隔油池废油、废蓄电池、废过滤棉、废活性炭、废包装桶、漆渣等作为危险废物按照资源化、无害化的处理原则交由具有危险废物经营资质的单位处置利用。厂区危险废物暂存场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修改单的要求进行建设。 生活垃圾、废抹布定期运到城市垃圾处理场处理。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落实环评中的风险要求 | 项目存在的风险主要是漆料暂存和环保设施故障引发的环境污染事故和火灾次生对大气环境、水环境,以及工作人员引起的危害和影响。针对存在的环境风险,企业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生产设施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并对环保设施定期监测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车间配置灭火器、消防栓等消防器材,防止环境污染事故发生。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