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旱厕+脱硫塔循环水池 | / | 项目区生活污水经旱厕(4m3)收集后,用于周边村民农田的灌溉;项目砖坯生产用水、取料场、原料堆场、原料制备等过程洒水降尘用水全部蒸发损耗,不外排;项目脱硫塔废水经沉淀后循环使用,不外排。 | /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布袋除尘器+喷淋装置 | 有组织废气执行《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9620-2013)中表2中人工干燥及焙烧限值标准及修改单排放限值的要求;无组织废气执行《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9620-2013)中表3标准要求 | 项目对页岩开采采用挖掘机进行开采,开挖过程中采取喷雾洒水措施,阶梯式进行下挖,三面由山体进行围挡,前面由生产车间围挡,不进行开挖的时候,对产生扬尘较大的区域采用篷布遮盖;对原料运输车辆覆盖、密闭且增加原料和煤的湿度来运输,对厂区内部运输道路硬化,路面定期清洁并且采取洒水降尘、对车辆进行限速、对车辆的轮胎进行冲洗等;项目原料处理间三面封闭,在破碎机出口设置布袋除尘器,产生的粉尘经布袋除尘器处理后排放,破碎机和粉碎机车间设置喷淋装置,皮带输送机全部采取封闭措施;项目原料堆场和原煤堆场位于厂房背后,堆场由山体和厂房形成围挡,原煤堆场表面用塑料薄膜覆盖和洒水抑尘;项目安装窑炉烟气脱硫净化处理装置,采取钠钙双碱法喷淋塔脱硫除尘工艺进行脱硫除尘,隧道窑废气经脱硫后再通过21m高烟囱排放。 | 监测期间,项目在脱硫塔排气筒监测口所检测废气(有组织)中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氟化物排放浓度均符合GB 29620-2013《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及修改单中表2排放限值要求。在厂界上风向5m处及下风向3m处(3个点)所检测无组织废气中颗粒物、二氧化硫和氟化物排放浓度均符合GB 29620-2013《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表3规定的排放限值要求。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厂房隔声、基础建筑 | 环境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 | 项目通过合理布局厂区平面布置,将破碎机、粉碎机、筛分机等高噪声设备远离环境敏感点,并利用厂房、山体、绿化进行隔声,加装减振处理,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定期检查、维修,加强管理等措施减轻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 | 监测期间,项目在厂界外东侧、南侧、西侧、北侧距厂界1m处,检测4个噪声点检测结果均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表1中2类标准要求;在项目西侧居民处,检测噪声结果符合GB 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2类标准要求。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严格落实《报告表》中固体废物处置措施。设置生产生活垃圾暂存点,加强对废弃物的收集和管理,严禁固体废物随意丢弃,造成环境污染。废料、不合格砖、碎砖等回用;生活垃圾收集后转运至政府指定垃圾收集点;废机油等危险废物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和《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进行暂存和转移管理,并交由有处理资质和能力的单位进行处理。 | 项目废砖坯经收集后全部返回搅拌工序,不合格砖全部返回破碎工序,煤渣添加至原材料,脱硫除尘废石膏全部添加至原材料,全部回用于生产;项目生活垃圾经收集后定期清运至附近乡镇上的垃圾收集点,由当地环卫部门进行集中清运、处置;项目机械和车辆设备均不在厂内机修,交由当地的维修企业进行修理、维护,项目设置危废暂存间,以满足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和紧急事件产生的危废,后期产生的危废将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内,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严格落实生态保护措施。对建设项目和直接影响区等采取工程和生物防治措施,通过截雨防洪、废水循环利用、及时进行覆土种植树木等措施,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减缓对区域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本项目新建完成后,立即对原厂轮窑进行拆除,并及时对原用地进行生态恢复。 | 项目原厂轮窑已拆除,对原取料场区的用地已逐步进行生态恢复。对本项目页岩开采采用阶梯式开采,避开雨季作业,减少页岩在场内的堆放面积和高度;对原煤堆场和页岩堆场周围设置导流明渠,将初期雨水引至沉淀池经沉淀后再循环使用;对水土保持情况进行定期及不定期检查,对水土保持情况进行监控。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严格落实该项目环保设施日常管理维护制度及管理人员,并编制该项目《环境风险应急预案》,贮备好日常环境风险应急物资,确保该项目区无污染投诉和环境污染事件发生。本项目设置50m卫生防护距离,此范围内今后不得规划建设学校、医院和集中式居民房等环境敏感点。 | 公司建立了环境应急领导小组,制定了小组职责和相关人员的职责;明确了公司主要环境风险源,并与之制定了相应的应急处置程序、人员疏散救援程序、事故上报流程等;同时预案中建立了应急通信人员名单及联系方式,项目编制完成了该项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完成备案。同时本项目50m卫生防护距离无新增环境敏感点。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