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集气罩+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 | 《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3/2322-2016)表1印刷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印刷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1616-2022)表1标准求 | 1#生产车间印刷工序产生的非甲烷总烃:“集气罩+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通过15m高排气筒排放(DA001);2#生产车间印刷工序产生的非甲烷总烃:“集气罩+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通过15m高排气筒排放(DA002) | 经检测,1车间印刷废气排气筒出口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为0.85mg/m3,2车间印刷废气排气筒出口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为0.86mg/m3,符合《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3/2322-2016)表1印刷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印刷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1616-2022)表1标准限值。1车间和2车间得非甲烷总烃去除效率分别为61.4%、62.8%。非甲烷总烃去除效效率不符合《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3/2322-2016)表1印刷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印刷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1616-2022)表1标准限值,依据标准要求,加测1车间印刷工序4#车间口及2车间印刷工序5#车间口,经检测,4#车间口及5#车间口无组织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最大值分别为0.78mg/m3、0.76mg/m3,均符合《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3/2322-2016)表3生产车间或生产设备边界大气污染物浓度限值。 经检测,厂界无组织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最大值为0.59mg/m3,符合《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3/2322-2016)表2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浓度限值。厂区内非甲烷总烃最大为0.78mg/m3,执行《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中表A.1厂区内VOCS无组织排放特别限值要求。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选用低噪声设备、基础减震、厂房隔声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表1中2类标准 | 项目噪声为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通过选用低噪声设备、基础减振、厂房隔声等措施后,并经距离衰减 | 企业西、北厂界不具备检测条件,夜间不生产;经检测,东南厂界昼夜噪声值为58dB(A),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表1中2类标准。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本项目依托现有厂房进行建设,现有防渗措施为底部采取三合土铺底,再在上层铺10~15cm的抗渗水泥进行硬化,保证等效粘土防渗层Mb≥1.5m,K≤1×10-7cm/s。对新增危废间涂环氧树脂防渗处理,防渗层渗透系数小于1×10-10cm/s,因此污染物下渗的可能性极小,可有效避免对地下水及土壤的污染,满足防渗要求。 | 本项目依托现有厂房进行建设,现有防渗措施为底部采取三合土铺底,再在上层铺10~15cm的抗渗水泥进行硬化,保证等效粘土防渗层Mb≥1.5m,K≤1×10-7cm/s。对新增危废间涂环氧树脂防渗处理,防渗层渗透系数小于1×10-10cm/s,因此污染物下渗的可能性极小,可有效避免对地下水及土壤的污染,满足防渗要求。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边角料收集后外售综合利用,废淀粉胶桶、废水墨桶由厂家回收;生活垃圾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废活性炭、废抹布暂存于危废间,定期交由资质单位处理。 | 边角料收集后外售综合利用,废淀粉胶桶、废水墨桶由厂家回收;生活垃圾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废活性炭、废抹布暂存于危废间,定期交由资质单位处理。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为了预防和减少项目环境风险事故,本评价提出以下风险防范措施: ①本项目风险物质主要为危险废物(废活性炭、废抹布、废水墨桶),本项目风险物质存储处及危险废物暂存间应配备通讯设备、照明设施、安全防护服装及工具,并设有应急防护设施。危险废物暂存间进行了重点防腐防渗处理,风险物质;危废间内危险废物分区存放,门口设置门槛。按相关规定设置了警示标志,由专人进行管理,建立台账登记危险废物处置记录,并且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五联单管理制度,定期外运,全部交由资质单位处置。 ②应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大对危险岗位的巡检力度,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安全工作由专人负责。 ③上岗操作人员按照规定进行培训,掌握本岗位各种工况下的操作规程。 ④泄漏等事故发生时,有关负责人应有计划的对漏洒物料进行处理,防止事态蔓延扩大。 | 为了预防和减少项目环境风险事故,本评价提出以下风险防范措施: ①本项目风险物质主要为危险废物(废活性炭、废抹布、废水墨桶),本项目风险物质存储处及危险废物暂存间应配备通讯设备、照明设施、安全防护服装及工具,并设有应急防护设施。危险废物暂存间进行了重点防腐防渗处理,风险物质;危废间内危险废物分区存放,门口设置门槛。按相关规定设置了警示标志,由专人进行管理,建立台账登记危险废物处置记录,并且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五联单管理制度,定期外运,全部交由资质单位处置。 ②应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大对危险岗位的巡检力度,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安全工作由专人负责。 ③上岗操作人员按照规定进行培训,掌握本岗位各种工况下的操作规程。 ④泄漏等事故发生时,有关负责人应有计划的对漏洒物料进行处理,防止事态蔓延扩大。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