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低噪声风机、变压器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1类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1类标准 | (1)合理布局升压站,主变布置在场地中间,周围布置主控楼等辅助建筑;合理布置风力发电机组。 (2)风机采购时注意风机的选型,选用低噪声风机。 (3)提高风机机组的加工工艺和安装精度,使齿轮和轴承保持良好的润滑条件,避免或减少撞击力、周期力和摩擦力等。 (4)加强风机的日常维护,定期检查风机机械系统,当发生故障时,立即停机检查。 (5)选用低噪声变压器等,并加强维护管理,确保设备在正常状态下运行。 (6)一期升压站周围已进行绿化,通过绿化带衰减降低噪声。 (7)升压站内变压器等进行了基础的隔振处理;升压站室内变配电设备噪声,采取室内壁吸声处理措施,可降低低频噪声烦恼度。 | 本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环境保护目标声环境检测、升压站厂界噪声检测由辽宁恒大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于2024年5月29日、30日进行现场检测。 本次验收噪声检测选取8个距项目风机较近的居民区进行环境噪声检测,同时对升压站厂界噪声进行检测。由检测结果可知,本项目升压站东、南、西、北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1类标准(昼55dB(A)夜45dB(A));环境保护目标噪声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1类标准(昼55dB(A)夜45dB(A))。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一般固废:废弃变压器由厂家负责回收处理;升压站储能系统使用磷酸铁锂储能电池,使用寿命约为15年,其使用寿命结束后,产生的废旧磷酸铁锂电池交由资质厂家回收处理。 危险废物:本项目运营期主变压器事故状态下会产生少量的废变压器油,风机检修时会产生废润滑油、废液压油,由有资质的单位全部回收处理,不外排。 风机齿轮箱配有带高效油过滤器和油冷却器的强制稀油润滑系统,能防止润滑油、废液压油跑冒滴漏,从而减少了风机维修与运行期润滑油、液压油对环境的影响。风电场设备的检修委托有资质的电力运营维修专业公司进行,废旧机油(含废润滑油、废液压油,维修时主要滴落在风机塔筒内)的产生量较少,最终交由有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置单位进行处置,不外排。 本项目拟于扩建升压站内建设一座容量为60m3的事故贮油池。当本项目变压器发生漏油事故时,废变压器油排入事故油池,最终交由有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置。 | 废弃变压器待产生后交由有资质厂家回收处理;扩建升压站内建设一座90.9m3的事故贮油池,当本项目变压器发生漏油事故时,废变压器油排入事故油池,最终交由有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置。危险废物目前暂未产生,产生后按要求处理;本项目依托一期项目升压站内建设的一座30m2危废库,危险废产生后暂存于危废库,定期交有资质单位处置。危废处置协议正在签署中。本次验收不涉及废旧磷酸铁锂电池。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生态保护应以提升风电场区域生态服务质量为目标,采用生态恢复、生态补偿的方式,提高植被覆盖率。 (1)临时占地生态恢复 施工结束后,对临时占地及时进行植被恢复措施和绿化,降低项目建设对区域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本项目的生态恢复首先考虑提升风电场工程建设区域的生态环境,建设地点以风机机位周围、塔基下方及施工道路两侧临时占地为主。 ①风电机组区 风机吊装场地为临时占地,临时占地面积12.2hm2。施工结束后,对吊装场地及平台边坡土地进行平整并覆土、表土回填,考虑电缆安全及风机日常维护,风电机组施工范围内不栽植树木,采用播撒草籽的方式,在保留原有植物的前提下,大面积播撒种植当地优势草种,覆土厚度20cm,播撒草种量约30kg/hm2。 主要建设方法: 对吊装场地及平台边坡进行土地平整并覆土,除风机基础外的其他临时占地区域(含边坡)均进行绿化,并对周围裸地播撒种草。对风机占地原为耕地的土地进行土地平整并复耕,达到原有耕地水平。 ②施工道路区 本项目场内施工道路总长为47.06km,其中新建道路长为1.174km、改扩建道路长为45.886km,原路面宽约3.5m。施工期临时路面宽度均为6.0m,施工结束后道路宽度恢复为3.5m。道路施工临时占地面积为11.765hm2,施工结束后对临时占地进行生态恢复,复耕、复植。 主要建设方法: 对施工道路临时占用的林地、草地进行土地平整并覆土、表土回填,覆土厚度20cm,根据不同坡度要求进行分别处理,平坡、缓坡、陡坡考虑。对道路两侧大面积播撒草籽进行覆盖;道路两侧原为林地的路段,道路两侧栽植行道树或灌木,乔木种植的株距约3m,行距5m,灌木种植的株距约1m,行距为2m。对施工道路临时占用的耕地进行土地平整并覆土,达到原有耕地水平。 ③输电线路区 本项目选用铁塔320基,临时占地面积为1.458hm2,塔基施工范围内不栽植树木,采用播撒草籽的方式,播撒草种量约30kg/hm2。 主要建设方法: 输电线路区塔(杆)架设完成后,对周围裸露地进行表土覆盖,整地后恢复并栽植植被。本项目输电线路以铁塔架空布置为主,对施工临时占地区域为耕地的,进行土地平整后恢复为耕地;对施工临时去占地为非耕地的,土地平整后进行播撒种草。此外,对塔基建设沿线,本工程占地以外裸露的土地可适当播撒种草进行绿化。 (2)永久占地生态补偿 本项目对占用旱地面积进行生态补偿。占用林地面积需按照相关规定,向林业主管部门预缴森林植被恢复费。 本项目永久占地面积4.4988hm2,生态补偿自开始施工之日起在2年内完成。 | (1)施工结束后,分别对风电机组临时吊装平台、场内临时施工道路、35kV集电线路施工区域临时占地等全部进行植被恢复。 ①风机吊装场地为临时占地,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调查,临时占地面积12.2557hm2。施工结束后,对吊装场地及平台边坡土地进行平整并覆土、表土回填,原为耕地的恢复原有耕地水平,林地选择黑麦草进行绿化,覆土厚度20cm,播撒草种量约30kg/hm2。施工期砍伐的树木按照政府要求进行异地补栽,于道路两侧栽植行道树,缴纳永久、临时占地生态补偿费及森林植被恢复费。 ②本项目场内施工道路总长为40.554km,其中新建道路长为0.74km、改扩建道路长为39.814km,原路面宽约3.5~4.5m。施工期临时路面宽度均为6.0m,施工结束后新建道路宽度恢复为4.5m,改扩建道路恢复原有路面宽度。按照实际占地统计,道路施工临时占地面积为6.2590hm2,施工结束后对临时占地进行生态恢复、表土回填,覆土厚度20cm。原为耕地的恢复原有耕地水平,原为林地的撒播草籽并缴纳永久、临时占地生态补偿费及森林植被恢复费,其余道路两侧播撒草籽。施工期砍伐的树木按照政府要求进行异地补栽,于道路两侧栽植行道树。 ③本项目选用铁塔239基,现场调查临时占地面积为1.8612hm2,施工结束后对临时占地进行生态恢复、表土回填。临时占地为耕地的恢复原有耕地水平,林地选择黑麦草进行绿化,覆土厚度20cm,播撒草种量约30kg/hm2。施工期砍伐的树木按照政府要求进行异地补栽,于道路两侧栽植行道树,缴纳永久、临时占地生态补偿费及森林植被恢复费。 (2)本项目对风机处除风机基础外的永久占地进行表土回填、耕地恢复、播撒草籽;临时占地按要求进行生态恢复。已缴纳永久占地生态补偿费用865万元、临时占地生态补偿费用643万元,包括林木异地及原地栽种费用、征地费用、人工费用、施工期运输及机械设备用及养护期费用。已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用54.8378万元、森林植被恢复费用16.5093万元。经调查,本项目永久占地面积为4.2009hm2。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项目新建1座有效容积为60m3的事故油池,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项目事故油池实际建设容积为90.9m3,已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