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配备相应的洒水设备 | 项目区周边空气环境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 配备相应的洒水设备,及时洒水清扫;运土方车辆应采取覆盖措施;土石方开挖时采用湿法除尘作业。 | 项目区周边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低噪声设备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 厂界四周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项目运营期要加强职工环境教育,规范处置生产生活垃圾,杜绝捕杀野生动物事件的发 生 | 已落实:生产生活垃圾集中送至垃圾填埋场,项目运营期未 发生过捕杀野生动物事件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环评:项目建设期,由于工程需要周边部分植被及自然景观可能要受损,对此项目建成后,应 有计划分阶段对施工区周边环境进行植树绿化,取弃土场要进行复垦平整恢复自然地貌, 并申请办理环保验收工作。为保证生态基流下泄,在取水枢纽部位增设无闸门式进水渠,以杜绝下游河 段脱水现象的发生。宁可电站停机,也要确保生态基流足额下泄。由于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中估算弃渣排放总量偏小,需委托有资质的单 位对工程建设产生弃渣量重新核算,并对弃渣场进行专门论证与设计,以满 足当地对水土保持总体要求。 | 施工区周边环境进行了植树绿化,取弃土场进行了复 垦平整恢复自然地貌;设置了生态基流设施,减水河段满足门源县水电站保障河 道生态基流公示牌中生态基流标准,枯水期(10-5 月) 0.202m³/s,丰水期(6-9 月)0.404m³/s,减水河段不会出 现脱水现象。已取得海北藏族自治州水务局《关于对门源县梅花水电站 水土保持方案的批复》(北水[2006]62 号),2006.5.20。 验收调查阶段,弃渣场已进行植被恢复,不存在弃渣排放 量。 | 已落实 |
2 | 后评价:1、加强库岸生态环境建设,逐步改善库区水质,保证库区良好的水质环境, 为水生生物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2、做好水生生物监测工作,准确掌握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的变动状况。 在本次后评价后,每 5 年为一个监测周期,进行一次系统的水生生物监测, 在电站枢纽和尾水河段布设浮游物和底栖动物监测点,并在具有代表性的段 面捕捞标本。每周期 7-8 月水生生物各监测一次。 3、继续加强渔政管理,开展宣传教育。为保护渔业资源,建设单位必须严格 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等法律法规,加强渔政管理,在该流域严禁 毒、电、炸和用小目密网捕捞。同时,应大力宣传《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 行动纲要》《甘肃省农牧厅全面禁渔通告》及有关法律法规,以公告、散发 宣传册等形式,加强对工作人员及周围群众的生态保护宣传教育;严禁在附 近河段进行捕鱼或从事其他有碍水域生态环境保护的活动,动员该流域群众 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之中,保障流域生 态安全。 | 1、加强了库岸区生态环境建设,沿岸设置了环境保护警 示牌,加强了植被绿化工作,对沿岸垃圾不定期进行清理 等,逐步改善库区水质,保证库区良好的水质环境,为水 生生物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2、将水生生物监测工作纳入环境保护监测工作计划之中, 每 5 年为一个监测周期,进行一次系统的水生生物监测, 在电站枢纽和尾水河段布设浮游物和底栖动物监测点,并 在具有代表性的段面捕捞标本。每周期 7-8 月水生生物各 监测一次。 3、继续加强渔政管理,开展宣传教育。对公司员工、附 近村民进行宣传教育,加强渔政管理,在该流域严禁毒、 电、炸和用小目密网捕捞。加强对工作人员及周围群众的 生态保护宣传教育;严禁在附近河段进行捕鱼或从事其他 有碍水域生态环境保护的活动。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①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并根据政策及时更新相关的环境管理制度,如《公 司环保管理制度》《环境管理职责》《年度环境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计划》《环 境隐患和风险分级标准及管控办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等,对 于制度内容及时按国家新颁布标准调整; ②环境监控计划 本次后评价根据实际建设情况结合区域环境质量管控,参照《排污单位自行 监测技术指南总则》(HJ819-2017)拟定其环境监测计划,对于本次后评价 提出的监测计划,如果不能满足生产需求,建设单位可根据生产自行调整, 否则,应严格执行;对于本项目新设污染源,必须设置采样口,以方便监测计划执行 | ①制定并根据政策及时更新相关的环境管理制度,包括 《公司环保管理制度》《环境管理职责》《年度环境隐患 排查治理工作计划》《环境隐患和风险分级标准及管控办 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等,对于制度内容及 时按国家新颁布标准调整; ②环境监控计划 制定了环境监测计划,并严格执行。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