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DA001)覆盖剂、碳球除尘器排气筒 | 《耐火材料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41/2166-2021)表1以及《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应急减排措施制定技术指南》(环办大气函〔2020〕340号)绩效引领性指标 | 脱氧剂生产工艺上料,破碎,包装产生的粉尘及碳球生产工艺上料搅拌,筛分产生的粉尘经配置的集气罩收集后通过1台覆膜袋式除尘器处理后,由1根15m高排气筒排放 | 验收监测期间覆盖剂、碳球除尘器排气筒颗粒物排放最大浓度均值为6.8mg/m³,排放速率0.0282kg/h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工业噪声综合治理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2类 | 采取选用低噪声设备,基础减振、合理布局、建筑隔声等综合措施降噪 | 项目厂界噪声监测值为昼间53dB(A),夜间45dB(A)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本项目生产车间、沉淀池、化粪池、雨水收集池地面全部水泥硬化,危废暂存间在严格落实《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23)》相关要求后,不会对项目所在地的地下水和土壤造成污染 | 项目在厂区东侧设置1座50m2一般工业固体暂存间,落实了“防渗漏、防雨淋、防扬尘等”环境保护要求;5m2危废暂存间地面、裙脚采取表面防渗、基础防渗措施(渗透系数不大于10-7cm/s)等,落实了《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23)标准要求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本项目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除尘灰、废包装袋、不合格产品、沉淀池沉淀渣、废机油和废油桶。 (1)生活垃圾 本项目劳动定员4人,年运营300d,生活垃圾产生量按0.5kg/人·d计,则本项目生活垃圾产生量为2kg/d,0.6t/a。 (2)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①脱氧剂生产车间除尘灰 根据工程分析及废气源强分析,本项目脱氧剂生产车间配套的袋式除尘器收集的除尘灰为2.067t/a,除尘灰收集后回用于生产。 ②碳球生产车间除尘灰 根据工程分析及废气源强分析,本项目碳球生产车间配套的袋式除尘器收集的除尘灰为0.731t/a。除尘灰收集后回用于生产。 ③不合格产品 根据业主提供资料,本项目碳球不合格产品量为产品的0.1%,本项目碳球产量为1000t/a,则不合格产品产生量为1t/a,不合格产品回用于生产。 ④废包装袋 本项根据业主提供资料,废包装袋产生量0.5t/a,废包装袋暂存于固废区内定期外售。 ⑤沉淀池沉淀渣 根据业主提供的资料,则沉淀池沉淀渣产生量为0.15t/a,沉淀池沉淀渣外售给建材公司综合利用。 (3)危险废物 ①废机油和废油桶 废机油和废油桶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内,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处置。 | 本项目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除尘灰、废包装袋、不合格产品、沉淀池沉淀渣、废机油和废油桶。 (1)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可回收垃圾外售废品收购站;不可回收垃圾清运至附近垃圾中转站交环卫部门处置。 (2)除尘器收集的粉尘集中收集暂存50m2固废间,回用于碳球生产。 (3)废包装袋集中收集暂存50m2固废间,定期外售。 (4)不合格产品回用于生产。 (5)沉淀池沉渣定期清掏,清运至西峡县污泥处理中心。 (6)废机油和废油桶,暂存于5m2危废暂存间,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处置。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