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自建污水预处理装置 | 仙林污水厂二期接管标准 | 已建设 | 2024年6月13日至6月14日对废水预处理装置的废水排口进行监测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活性炭吸附装置 | 《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2/4042-2021) | 已建设 | 2024年6月13~6月14日对本项目位于B4-4栋楼顶的废气处理装置排口的废气进行了取样监测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隔声、减震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 | 已建设 | 2024年6月13~6月14日对本项目厂界噪声进行了监测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落实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采取源头控制,分区防渗,严格按照报告表及有关规定要求,落实污水处理站等重点污染防治区的防渗措施,加强防渗防漏等工作,确保不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影响。 | 采取了各项防渗防漏措施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落实固废污染防治措施。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原则,落实各类固废的收集、储存、处置措施,不得产生二次污染。根据报告表,项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一般固废委托专业单位综合利用或安全处置的,须执行相关规定;实验废液(含初次清洗废水等)、废硅胶、废活性炭、废样品、污泥等所有危险废物须严格按照危废管理的相关要求分类妥善收集贮存,并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置。危废运输、转移、处理前应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所有固废零排放。 本项目危险废物的贮存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及其修改单、《省生态环境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苏环办〔2019〕327号)等相关要求。一般固废的贮存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 | 本项目产生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项目设置危险固废暂存设施,按相关要求落实了相应处置措施,危险固废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理(已签订委托协议),从危废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和处置等全过程进行管理。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严格按照报告表和有关规定的要求,落实各项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加强施工期和运营期环境管理,按规定编制报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确保环境安全;严格依据标准规范建设环境治理设施(含依托设施),环境治理设施须开展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健全内部污染防治设施稳定运行和管理责任制度,确保环境治理设施安全、稳定、有效运行;规范实验操作,增强人员的环境安全意识,避免事故发生;各类实验用品、原辅料等按相关规定分类、少量规范贮存,按规定严格落实危险化学品等特殊化学品的使用和保存等。 项目涉及使用有毒有害污染物等名录中的物质,应优化研发、检测工艺,尽量减少使用量和排放量,按国家有关规定建设环境风险预警体系,对排放口和周边环境进行定期监测,评估环境风险,排查环境安全隐患,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环境风险。 | 已落实各项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已经备案完成(备案号:320113-2022-073-L),按国家有关规定建设环境风险预警体系,实验室和试剂库内均设有24h监控;涉及加氢的实验室内设有可燃气体报警监测仪;二氯甲烷存放在防爆柜内,并设有监控;三氯甲烷存放在易制毒库内,并设有24h监控。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