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化粪池 |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21)中的旱作类标准 | 施工期优化生产用水,无生产废水产生,施工营地生活污 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清掏用于农肥,不外排 | 不外排 | 达标 |
2 |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 |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21)中的旱作类标准 | 运行期生活污水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定期清掏用作农肥。 | 无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抽油烟机 | 《饮食业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中小型餐饮单位标准 | 抽油烟机 | 进行了施工阶段的大气环境监测 | 达标 |
2 | 施工期采用洒水车进行洒水降尘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 施工期采用洒水车进行洒水降尘 | 进行了施工期监测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围墙 | 施工期《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 加强设备的日常保养与维修工作,防止噪声影响,合理规划工作时间,除特殊或紧急情况外,禁止夜间施工。 | 施工期进行了声环境监测 | 达标 |
2 | 围墙 | 运营期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限值要求 | 选择噪声产生量较小的设备,大噪声设备添加减振垫,不定期进行设备保养和维修,布置隔声墙 | 运营期验收声环境监测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施工期:工程弃方及时回填,建筑垃圾及时清运至当地垃圾填埋场处理。 | 施工期:工程弃方及时回填,建筑垃圾及时清运至当地垃圾填埋场处理。 | 已落实 |
2 | 运营期: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委托当地环卫部门外运处理;废旧太阳能组件送由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理或回收利用;升压站内设置1处危险废物暂存间,设置1处事故油池;每一座箱变底部设置一座事故油池,共计32座 | 运营期: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委托当地环卫部门外运处理;废旧太阳能组件送由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理或回收利用;升压站内设置1处危险废物暂存间,设置1处事故油池;每一座箱变底部设置一座事故油池,共计32座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控制施工占地,规范施工行为,确保不出现随意越界作业、占压、破坏原生植被及景观,临时场地使用完毕后,须采取植被恢复措施,减少水土流失,确保与周边景观的协调性;加强生态保护的宣传教育,以公告、宣传册发放等形式,对施工人员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提高环保意识;施工优先采用环保型设备,进行绿色施工;及时对临时占地范围内因施工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生态恢复。 | 严格控制红线范围,有效控制道路区及方阵区施工扰动面积。根据工程建设情况,统筹开展生态恢复工作,采取土壤保护措施、植物保护措施、动物保护措施、生态减缓措施相结合的方式,优先采用环保型设备,进行绿色施工,光伏板、道路周围已实施人工植被种植;及时对临时占地范围内因施工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生态恢复;加强生态保护的宣传教育,以公告、宣传册发放等形式,对施工人员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提高环保意识;临时占地区实施植被恢复与抚育管理;升压站内进行绿化。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应制定风险事故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预案 | 建设单位制定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制度,明确了应急管理人员和岗位职责,贮备了应急物资。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