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360m3/d污水处理站 | 荆门化工循环产业园污水处理厂纳管标准 | 已建成,主要工艺为三效蒸发+综合调节池+铁碳微电解+芬顿氧化+水解酸化池+UASB 池+一级缺氧池+一级好氧池+二级缺氧池+二级好氧池+除氟系统+沉淀池 | 已监测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甲一尾气处理设施 | 农药制造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已建成,主要工艺为两级碱液吸收+除雾过滤+活性炭纤维吸附+活性炭吸附+30m 排气筒DA001排放。 | 已监测 | 达标 |
2 | 甲二尾气处理系统 | 农药制造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已建成,主要工艺为两级碱液吸收+除雾过滤+活性炭纤维吸附+活性炭吸附+30m 排气筒DA001排放 | 已监测 | 达标 |
3 | 导热油炉排气筒 |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已建成,27m排气筒DA005排放 | 已监测 | 达标 |
4 | 污水处理站废气处理设施 |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农药制造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已建成,氧化塔喷淋+碱喷淋+水喷淋+25m排气筒DA007排放 | 已监测 | 达标 |
5 | 3,4-二氟苯腈生产线废气预处理设施 | 农药制造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已建成,三级碱液降膜吸收塔 | 已监测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减震、隔音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 | 已建成。 | 已监测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切实落实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按照“源头防控、分区防治、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的原则进行地下水污染防治。严格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的要求,对重点污染防治区、一般污染防治区采取分区防渗措施。加强防渗设施的日常维护,对出现损坏的防渗设施应及时修复和 加固,确保防渗设施牢固安全。 建立完善的土壤和地下水监测制度。根据重点防渗区平面布置、地下水流向,合理设置土壤和地下水监测点位,严格落实土壤和地下水监测计划。一旦出现土壤或地下水污染,立即启动应急措施,减轻对土壤和地下水的不利环境影响。 | 已落实。 重点防渗区已按照重点防渗要求落实重点防渗。 公司将严格按照排污许可证及自行监测技术指 南要求落实土壤和地下水监测制度。一旦出现土壤或地下水污染,立即启动应急措施,减少对土壤和地下水的不利环境影响。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严格落实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根据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对固体废物进行分类收集、综合利用和处置,确保不造成二次污染。 危险废物按照《危险废物收集 贮存 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的要求进行管理,收集时根据危险废物的种类、数量、危险特性、物理形态、运输要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包装形式,集中到危险废物仓库暂存。 | 已落实。 已与有资质单位签订危废处置协议。 公司危险废物按照《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 (HJ2025-2012)的要求进行管理,收集时根据危险废物的种类、数量、危险特性、物理形态、运输要 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包装形式,集中到危险废物仓库暂存。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强化各项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有效防范环境风险。按照分类管理、分级响应、区域联动的原则,与荆门化工循环产业园建设服务中心共同做好突发环境事件联防联控工作。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升区域环境风险防范能力,有效防控区域环境风险。 | 已落实。 已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公司将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升区域环境风险防范能力,并 按照应急演练情况进一步优化应急预案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