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运营期报废的设备配件不在项目区暂存,维修产生的报废零配件直接全部由厂家回收;检修废变压器油排入箱式变压器处的防渗事故油池后,及时清理并由运维单位及时交有资质单位处置,严禁外排;废润滑油属危险废物,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7-2001)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有关要求进行管理,暂存于危险废物暂存间,不定期委托有处置资质的单位进行规范化处置,并严格执行危废环境管理计划和危废转移联单制度,建立固体废物环境管理台账。做好箱式逆变器基础防渗措施,并在设备旁设置事故油池(30立方米),严格按照要求做好事故池防渗措施,避免废油泄露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造成污染。 | 项目运营期升压站内设置了30m3事故油池,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并做了防渗处理,顶部密闭并采用砾石覆盖。截止目前,尚未产生危险废物,后期产生的废变压器油由检修单位按危险废物管理办法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合法处置,不在场内暂存。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1)加强管理,巡检车辆只在巡检道路内行驶,避免对地表砾幕造成损害;(2)现场维护和检修应选择在昼间进行,避免影响周边动物夜间的正常活动。(3)在风机上描绘对鸟类有警示作用的鹰眼,在风机群边缘风机上加设灯光,在风机上涂上亚光涂料,防止鸟类看到转动的风叶的光亮而去追逐风叶。(4)在风电场内加设照明装置,并在恶劣天气期间(大风、大雾天)、秋季鸟类迁徙高峰期的夜间开启照明装置。(5)在恶劣天气期间(大风、大雾天)派专人巡视风场,遇到有撞击受伤的鸟类要及时送至鸟类观测站,由鸟类观测站人员紧急救助。 | (1)加强运营期管理,巡检时严禁车辆随意行驶,规范车辆行驶路线;(2)加强作业人员环保意识,避免影响动物正常活动;(3)风机顶设置有警示灯,叶片尖有红色警示,避免候鸟碰撞风机,造成对候鸟的伤害;(4)加强作业人员的环保意识,如遇受伤鸟类,应采取必要的救助措施。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合理布局站内电气设备及配电装置。做好警示和防护指示标志及环保标志的悬挂设立工作,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变电站或靠近带电架构。本项目变电站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强应满足相关设计规范要求,并加强电磁水平监测,建立环境风险事故应急响应机制,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降低风险事故概率。本项目建成运行后产生的电磁场应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 GB8702-2014)控制限值要求。 | 本项目升压站运行时会产生一定能量的电磁辐射,但其强度较低,且周边无敏感目标。升压站已合理布局站内电气设备及配电装置。并在升压站做好了警示和防护指示标志及环保标志的悬挂设立工作,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变电站或靠近带电架构。并制定了应急预案。验收监测结果表明,升压站电磁辐射排放符合《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标准限值要求。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