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车辆清洗废水依托现有的沉淀池处理后循环使用,不外排 | 不外排 | 车辆冲洗废水依托厂内现有的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于车辆冲洗,不外排 | 不外排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依托现有SNCR脱硝+布袋除尘处理后通过100m高排气筒排放 | 窑尾烟气中的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氟化物、汞及其化合物和氨执行《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2013)中表 1排放限值。窑尾烟气中的 HF 、HCl 、二噁英和重金属执行《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GB30485-2013)表 1 标准限值。无组织排放废气颗粒物、氨执行《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GB 30485-2013)表3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限值,厂界臭气浓度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二级新扩改建标准 | 窑尾废气依托“SNCR脱硝+袋式除尘器”处理后最终通过100m烟囱高空排放,通过汽车冲洗平台、仓库洒水等措施降低装卸扬尘的产生,污泥根据生产计划进料、日产日清厂内不暂存同时加强生产区周边绿化,通过以上措施减少臭气的产生 | 项目窑尾DA005排气筒颗粒物平均折算浓度7.65mg/m³,NOX平均折算浓度105.5mg/m³、SO2平均折算浓度32mg/m³、氟化物平均折算浓度2.02mg/m³、汞及其化合物平均折算浓度8.57×10-5mg/m³、氨平均折算浓度2.09mg/m³、氯化氢平均排放浓度0.45mg/m³、氟化氢平均排放浓度0.55mg/m³、(铊、镉、铅、砷及其化合物)以(Tl+Cd+Pb+As计)平均排放浓度0.0242mg/m³、(铍、铬、锡、锑、铜、钴、锰、镍、钒及其化合物)(以Be+Cr+Sn+Sb+Cu+Co+Mn+ Ni+V计)平均排放浓度0.00877mg/m³、二噁英类平均排放浓度0.028ng TEQ/m3。无组织废气中,颗粒最大排放浓度差值0.143mg/m³,氨最大排放浓度0.21mg/m³、臭气浓度<10。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优化项目总平面布置,选用低噪声设备并合理布局,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噪声影响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限值 | 通过选用低噪声设备,隔声、消声、减震等措施进行治理 | 昼间厂界东54.9dB(A)、夜间厂界东46.5dB(A),昼间厂界南54.2dB(A)、夜间厂界南45.8dB(A),昼间厂界西53.4dB(A)、夜间厂界西46.4dB(A),昼间厂界北55.6dB(A)、夜间厂界北44.2dB(A)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一般固废贮存在一般固废间,一般固废间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标准》(GB18599-2020)的要求 | 废包装袋收集后入水泥窑系统焚烧处置,沉淀池沉渣可作为生料,返回水泥生产线回收利用。设置一般固废暂存间,储存满足《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标准》(GB18599-2020)的要求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