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应急池、压裂液罐、液体组合罐 | 无 | 建设平台水池(1000m3)1座,压裂液罐、液体组合罐若干 | 无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放喷坑2座 | 无 | 测试时,采用专用放喷管线将天然气引至放喷坑点火燃烧。 | 无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1)选用低噪声设备。设备安装基础敷设减振垫层和阻尼涂料、减振降噪。 (2)对受噪声影响的居民协商通过临时搬迁等方式解决噪声污染,取得居民谅解,通过采取协调或经济补偿的方式来减小影响和避免纠纷 | 无 | (1)钻井过程中主要噪声设备合理布局,紧邻远离居民建筑。 (2)钻井过程中加强了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保持其良好的工况,避免了非正常的噪声。 (3)钻井期间对周边居民进行协商解决噪声污染问题,取得居民谅解,避免环保纠纷 | 引用监测数据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1)合理选址。井位选址已避开了现已知的地下暗河、溶洞、漏斗等复杂地质区。 (2)源头控制。严格落实钻井“不落地”随钻处理工艺,及时处理钻井污染物,减少现场堆存量和贮存时间;压裂返排液及时分批次转运,避免现场大量和长时间贮存。 (3)分区防渗。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石油化工工程防渗技术规范》(GB/T50934-2013)技术规范要求,将场地分为重点防渗区和一般防渗区。 (4)优化工艺、清洁钻井。各井段钻完后及时采用套管和水泥固井防止地下水污染。设计中做好及时堵漏准备,尽量降低钻井液漏失进入地下水。 | (1)合理选址。井场未发生变化,选址与设计一致。 (2)源头控制。钻井过程中落实了钻井“不落地”随钻处理工艺,各项钻井污染物得到及时处理;压裂返排液及时分批次转运,避免现场大量和长时间贮存。 (3)分区防渗。钻进过程中采取分区防渗,井口区域、泥浆储备罐区、发电机基础区、柴油罐区、放喷池、平台水池等区域为重点防渗区;井场平台区、清污分流区域为一般防渗区,井架基础C20混凝土,面层C20碎石混凝土。 (4)优化工艺、清洁钻井。钻井过程选用全井段套管保护+水泥返空固井工艺,封固套管和井壁之间的环形空间;钻井泥浆主要由无毒无害的膨润土和水调配而成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1)井场、生活区设置垃圾桶,生活垃圾用垃圾桶收集后定期交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2)钻井水基岩屑、废水基泥浆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外运进行资源化利用。 (3)油基岩屑属于危险废物,由油基岩屑收集罐收集后,交由具有危废资质单位处置。 (4)废油主要为废弃、掉落的机械润滑油,站内设置废油桶集中收集,用于本钻井平台或其它钻井平台配置油基泥浆使用。 | 水基岩屑、废水基泥浆经收集后外运至自贡市华兴建材有限公司、自贡市宏康建材制造有限公司、四川钰铁建材有限责任公司、泸县方联建材有限责任公司、泸县万鸿建筑材料制品有限公司、兴文县久庆李氏免烧砖经营部、四川省治民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资源化利用;油基岩屑全部交由贵州绿昇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纳海环境有限公司(曾用名什邡一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处置;少量废油采用废油桶收集后用于企业内部资源化利用(用于配制油基泥浆等);生活垃圾由垃圾桶集中收集,定期清运,交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1)放喷坑临时占地等复耕:放喷管线出口位置修建放喷坑,对放喷坑等临时占地使用结束后及时复耕。 (2)青苗补偿、生态恢复:根据《土地管理法》和相关地方规定对工程租用地进行补偿。严禁砍伐野外植被;严格划定施工作业范围,限制施工范围。临时板房搬迁后,进行复垦到原状态。 | (1)修建有放喷坑等临时设施,建设单位后期将建设地面集输工程,暂不进行拆除。 (2)青苗补偿、生态修复。根据验收调查,建设单位对工程租用地进行了补偿。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按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制定有效的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并备案,落实废水池防垮塌处理,柴油罐区设置围堰,设置防井喷装置等风险防范措施。加强各类废水、废物转移运输过程管理,实施车辆登记制度,使用专用罐车密闭运输,严禁跑冒滴漏,控制和降低环境风险。 | 按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制定有效的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并备案,落实废水池防垮塌处理,柴油罐区设置围堰,设置防井喷装置等风险防范措施。加强各类废水、废物转移运输过程管理,实施车辆登记制度,使用专用罐车密闭运输,严禁跑冒滴漏,控制和降低环境风险。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