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二氧化氯消毒装置一套+三级化粪池一套 |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466-2005) | 建设完成 | 4次/天,2天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消毒+除臭剂 |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 项目恶臭主要来自动物手术室产生的异味、宠物自身异味、宠物的粪便和尿液产生的恶臭及医疗废水消毒设备产生的异味,臭气浓度与通风时间及季节有关,高温或长期封闭其臭气浓度会增加。项目拟在每个科室设置气味收集口,在各科室安装排气扇,将废气统一抽至总风管,经活性炭吸附后由一台总风机抽至室外排放,排放口位于项目北侧边界,距离地面约4m,距离居民约40m。 | 正常监测 | 达标 |
2 | 风机 |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 项目拟在每个科室设置气味收集口,在各科室安装排气扇,将废气统一抽至总风管,经活性炭吸附后由一台总风机抽至室外排放,排放口位于项目北侧边界,距离地面约4m,距离居民约40m。 | 正常监测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降噪设备+减振措施 |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 选取低噪声设备,加强管理,及时喂养,避免惊扰宠物。 | 正常监测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危废间进行防腐防渗建设 | 医废危废暂存间、医疗废水处理设施污染防渗分区为“重点防渗区”,防渗技术要求为“达到等效黏土防渗层M≥6.0m,K≤10-10cm/s的要求或达到等效黏土防渗层M≥1.5m,K≤10-7cm/s的要求”;生活垃圾桶及生活垃圾暂存区为“一般防渗区”,防渗要求为达到等效黏土防渗层M≥1.5m,K≤10-7cm/s的要求。本项目采取分区防护措施后,对地下水、土壤有影响的各个环节均能得到良好控制,项目污染物对地下水和土壤均无污染途径,因此项目不需对地下水、土壤进行追踪监测。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生活垃圾由环卫工人定期清理 | 生活垃圾、美容废物、药品包装废弃物、经消毒后的宠物粪便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宠物尸体及器官组织暂存于冰箱内委托专业公司进行无害化处理;医疗废物与危险废物(废紫外灯管、废活性炭)分类存放于医废危废暂存间内,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清运处置。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项目环境风险措施包含医疗废物防范措施、化学品泄漏事故防范措施、废水事故排放风险防范措施 | (1)医疗废物防范措施 ①医院所设医疗废物暂存场所必须与生活垃圾存放地分开,与人员活动密集区隔开。暂存场所设有防雨淋装置,基层高度要确保设施不受雨水冲击或浸泡。 ②医疗垃圾必须采用双层防渗垃圾袋进行密封包装;暂存场所要有严密的密封措施,设专人管理,避免非工作人员进出,以及防蝇、防鼠等安全措施;另外要设置专用医疗废物、危险废物警示标识。 (2)化学品泄漏事故防范措施 ①二氧化氯应存放于防水、防潮器皿中,避免与水接触,并保持器皿及周围环境干燥。 ②酒精、双氧水应单独存放指定区域、指定贮存柜内。 医院内配置相应消防器材,储存原材料、产品必须严实包装,正确标识,分类存放,严禁露天堆放,建立健全安全、环境管理体系及高效的安全生产机构,一旦发生事故,要做到快速、高效、安全处置。 应加强对设备和电路的定期检查,防止设备故障引起火灾、爆炸事故;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操作技能,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并做好区域防火工作,避免火种;使用消毒过程应采取擦拭方式,加强使用区域通风,并严禁烟火,避免发生火灾及爆炸等造成二次污染。 (3)废水事故排放风险防范措施 在事故情况下,当污水处理设施出水不能满足排放标准要求时,应停止运营,污水不能外排,应暂存于污水收集桶(0.25t胶桶,放置于化验室)内,待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