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油水分离装置+生化池 |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 | 本项目空压机含油废水经油水分离装置处理后,和生活废水一起进入已建生化池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后排入园区污水管网,再进入璧山青杠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璧南河。 | 连续监测2天,每天采样4次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加强车间通风换气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50/418-2016) | 本项目产生的胶合废气通过加强车间通风无组织排放,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 连续监测2天,每天监测3次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低噪声的设备;合理布局生产车间,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采用建筑隔声消声的措施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 项目营运期选用低噪声的设备;合理布局生产车间,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采用建筑隔声消声的措施减少噪声对周围的影响。 | 连续监测2天,昼间1次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地下水、土壤污染。项目应按照“源头控制、分区防治、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相结合的原则,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控制废水、废气、固废等污染物对土壤、地下水造成污染的措施。 | 本项目已按照“源头控制、分区防治、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相结合的原则,对危废暂存间等进行重点防渗处理,对生产区、一般固废区等区域进行一般防渗处理,其他区域进行简单防渗处理。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妥善处置固体废物。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一般工业固废和危险废物。 一般工业固废:主要为不合格产品、废离型纸、废边角料、废模具,应分类收集后暂存于一般固废区,交废品公司回收处置。 危险废物:主要为废机油,收集后暂存于危险废物暂存间(库),定期交由相应危险废物处置单位收运处置。 生活垃圾: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 本项目一般固体废物主要包括不合格产品、废离型纸、废边角料、废模具,本项目产生的一般固废收集暂存于一般固废区后交具备一般工业固废处置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 危险废物主要是废机油。产生的危险废物在危废暂存间暂存,定期由有危废处理资质单位收运处置。 生活垃圾交当地环卫统一收运处置。 已设置一般固废区、危废暂存间,危废暂存间已采取重点防渗处理,并设置标识标牌和托盘,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要求,并按《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及时转移。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积极防范环境风险。认真落实环境影响报告表提出的环境风险防范及应急措施。项目设置的危险废物废暂存间(库)应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相关要求进行设计建设,符合环保相关规定要求。危险废物的转移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相关规定,防止流失或因储放措施不力发生环境污染。项目同时应建立完善环境风险制度,加强环境风险管理,确保环境安全。项目环保设备设施的安全设施应落实《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原国家安监总局令第36号、37号修订)的要求,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建立并落实环保设备设施台账和维护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开展环保设备设施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实闭环管理。 | 本项目已落实环境影响报告表提出的各种风险防范措施,已建立环境风险制度。本项目已设置危废暂存间,并按照分区防渗原则,对厂区进行分区防渗处理,已设置托盘。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