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生产废水依托现有生产废水处理站 | 《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 | 生产废水收集后排入厂区原有废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后37.04%回用于表面清洗用水,62.96%排入园区污水管网;未增加生活废水 | 废水处理站排放口废水各种污染物最大检测浓度为COD:9mg/L、BOD5:2.1mg/L、氨氮:0.057mg/L、总磷(磷酸盐):0.05mg/L、石油类:0.57mg/L、溶解性总固体:17mg/L、总铝:0.025mg/L,悬浮物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检测浓度均小于分析方法最低检出限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粉末喷涂废气治理设施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79-1996)表2二级标准 | 旋风除尘器+脉冲式布袋除尘器 | 静电喷涂除尘器排放口(DA003)颗粒物最大排放浓度为:33.3mg/m³、最大排放速率为:1.17kg/h | 达标 |
2 | 固化炉固化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气和固化炉、烘干炉天然气燃烧废气治理设施 | 固化工序产生的有机废气、烘干炉和固化炉天然气燃烧废气颗粒物、NOx排放执行(GB16279-1996)表2二级排放限值,烘干炉、固化炉天然气燃烧废气SO2排放浓度执行《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中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 2级气旋混动喷淋塔+干式过滤活性炭一体机 | 烘干炉、固化炉废气处理装置排放口(DA004)废气颗粒物、NOx、非甲烷总烃最大排放浓度和最大排放速率分别为34mg/m³、21mg/m³、4.96mg/m³和0.106kg/h、0.0703kg/h、0.0152kg/h均满足(GB16279-1996)表2二级排放限值要求;烘干炉、固化炉废气处理装置排放口(DA004)废气SO2最大排放浓度未超过检测方法最低检出限,满足《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中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要求 | 达标 |
3 | 无组织废气处理设施 | 厂界无组织颗粒物、VOCs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79-1996)表2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 密封厂房降尘 | 厂界无组织排放废气颗粒物、非甲烷总烃的最大浓度为0.36mg/m³、0.46mg/m³,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79-1996)表2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噪声治理设施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3类标准 | 选用低噪声设备,所有产生噪声设备均布置于室内,设备基础采取基础减震措施 | 厂界东、西、南、北侧昼间噪声最大检测值为58dB(A)、夜间噪声最大检测值为48dB(A),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要求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按照“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原则,做好各类固体废物的收集、处置和综合利用工作。项目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废机油、废活性炭属于危险废物,须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及其修改单中相关要求进行管理;产生的废包装材料及污水处理系统产生的含铝金属污泥分类收集后外售处理;生活垃圾经集中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妥善处置,以上均须满足《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中的相关规定 | 废包装材料收集后外售处理;项目未增加生活垃圾,生活垃圾由垃圾桶收集后,交由园区环卫部门处置。 废机油依托原有危废库房暂存后,最后交由青海德胜环能科技有限公司处理。目前尚未产生废活性炭,废活性炭依托原有危废库房暂存后,最后有处理资质单位处理,废水处理污泥利用原有污泥暂存间,按照现有项目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处置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