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通过排风换气通风系统(防爆风机及防雨百叶窗)并结合自然风,使无组织废气排出危废暂存间稀释扩散 | 《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39728-2020)5.9中企业边界污染物控制要求 | 通过排风换气通风系统(防爆风机及防雨百叶窗)并结合自然风,使无组织废气排出危废暂存间稀释扩散 | 根据验收期间监测结果,采油二厂二号联合站厂界无组织废气非甲烷总烃上风向最大排放浓度值0.57mg/m3,下方向最大排放浓度值3.02mg/m3 | 达标 |
2 | 通过排风换气通风系统(防爆风机及防雨百叶窗)并结合自然风,使无组织废气排出危废暂存间稀释扩散 | 《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附录A中表A.1厂区内VOCs无组织排放限值要求 | 通过排风换气通风系统(防爆风机及防雨百叶窗)并结合自然风,使无组织废气排出危废暂存间稀释扩散 | 危废暂存间门外、百叶窗外1m处非甲烷总烃监控点处1h平均浓度值、任意一次浓度值均满足《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附录A中表A.1厂区内VOCs无组织排放限值要求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通过对风机设置软连接避免设备振动噪声,按时检查维修、加强车辆管理,厂内禁止鸣笛等措施控制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表1中3类声功能区厂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要求 | 通过对风机设置软连接避免设备振动噪声,按时检查维修、加强车辆管理,厂内禁止鸣笛等措施控制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 根据验收期间噪声监测结果,采油二厂二号联合站厂界四周各监测点昼间噪声监测值在43~52dB(A)之间,夜间噪声监测值在41~49dB(A)之间,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做好固体废物处置工作。按照固体废物“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置原则落实各类固体废物收集、综合利用及处置。暂存间内贮存的废机油、废液压油、实验室废液、油泥和油脚、粘油塑料、粘油杂物、含汞废物、废铅蓄电池、废硒鼓墨盒、废催化剂、废机油桶、废油漆桶等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需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和《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等要求。 | (1)按照固体废物“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置原则落实了各类固体废物收集、综合利用及处置。(2)暂存间内贮存的废机油、废液压油、实验室废液、油泥和油脚、粘油塑料、粘油杂物、含汞废物、废铅蓄电池、废硒鼓墨盒、废催化剂、废机油桶、废油漆桶等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危险废物收集 贮存 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及《危险废物识别标志设置技术规范》(HJ1276-2022)等要求。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加强项目环境风险防范工作,建立严格的环境风险管理制度,认真落实报告表提出的各项风险防范措施。在工程运营过程中,应建立畅通的公众参与平台,及时解决公众提出的环境问题,满足公众合理的环保要求,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 (1)加强了项目环境风险防范工作,建立了严格的环境风险管理制度,认真落实了报告表提出的各项风险防范措施,详见本报告章节3.5。(2)本项目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范执行《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采油二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该应急预案在阿克苏地区生态环境局库车市分局备案,备案编号为:652923-2021-195-L。根据现场调查及收集的资料分析,采油二厂采取了有效的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建立了应急管理体系,开展了应急培训和应急演练,具备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应急物资储备充足,应急保障措施完善各类事故风险防范措施可行。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