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噪声措施 |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 在大路口对过往车辆管理,沿线设有限速、禁鸣标志,沿线已做好绿化等措施。对超标敏感点采用植对与设置隔声墙降噪措施。 | S443枫江至永阳公路改建工程(吉安县段)范围内声环境2类区域监测结果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要求,声环境区域4a类监测结果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4a类标准。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工程设计阶段应制定合理的生态维护方案,优化线路设计,尽量减少耕地和林地的占用。涉及敏感区域路段施工要严格控制施工范围,严禁在敏感区域内设置取弃土场、黑白站和施工营地等临时工程。工程建设中应重点加强对樟树等古树名木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保护,对占用林地采取异地移栽措施,避免砍伐。对施工区域、道路边坡应及时采取工程和植物措施进行防护,防止水土流失 | 设计已选最优路线,临时施工场地均未设在敏感区域,且对道路边坡做好了防护措施。施工结束后对已建设完成的道路均已进行了植被恢复。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应加强经过跨越水体桥梁路段车辆的管理,落实各项风险防范措施,避免事故时废液、废水直排对水体造成影响 | 对跨河桥梁(浬田泸水河大桥)设置雨水导排系统,导排至桥两端,端口已接雨水收集池, 桥面上设有反光条,可避免夜间行驶误撞桥护栏。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