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对本期高抗加装半封闭BOX-IN。对西侧部分围墙采取加装隔声屏障高度至9m(框架围墙高5m、隔声屏障高4m)、总长180m。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限值要求 | 对本期高抗加装半封闭BOX-IN。对西侧部分围墙采取加装隔声屏障高度至9m(框架围墙高5m、隔声屏障高4m)、总长180m。 | 经监测,本项目500kV楠竹山开关站厂界验收监测点位昼间噪声监测值在(42~47)dB(A)之间,夜间噪声监测值在(39~45)dB(A)之间,厂界噪声监测值能够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排放标准要求。 经监测,500kV楠竹山开关站四侧围墙外声环境敏感目标处昼间噪声监测值在(40~46)dB(A)之间,夜间噪声监测值在(39~41)dB(A)之间,声环境质量能够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区”标准要求。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①开关站生活垃圾存于站内垃圾桶内,交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收集。②开关站蓄电池更换后不随意丢弃,不在现场进行拆散、破碎或砸碎,也不在开关站内暂存,委托具备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依法合规地进行回收、处置。③开关站事故漏油时,经设备下方的贮油坑收集后汇入事故油池进行油水分离,大部分绝缘油回用,少部分废油和形成的油泥等危险废物委托有相应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置,不外排。应做好事故油池和事故油坑的运行维护,对其完好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无渗漏、无遗留。 | ①据调查,开关站值守人员生活垃圾利用站内垃圾收集设施集中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进行清运。②据调查,环境保护设施调试期间500kV楠竹山开关站未产生废蓄电池,站内未设置危废暂存间,在后期运行期蓄电池的更换由厂家负责拆装,拆卸的废旧蓄电池将立即交由具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进行处理,不暂存。③据调查,本工程设有34m3事故油池1座,事故油池具有防渗措施。本期高抗如漏油,绝缘油将通过经集油坑及排油管道汇集到事故油池,经收集后回用,不能回用部分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不外排。根据运行单位提供资料,开关站至运行以来未发生过高压电抗器油泄漏事故。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施工期应采取有效的生态保护措施,尽量避开林地,充分利用地形地貌,采用全方位高低腿塔,避免大规模开挖,防止生态破坏、噪声扰民和废水、固体废物对环境造成污染。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施工前应编制无害化作业方案,确保施工不会影响保护区的水源水质。施工期结束后及时进行生态恢复治理。 | 据调查,本工程施工期在施工前划定了施工范围,未随意扩大施工范围,施工场地尽量远离了水体,施工期未在保护区范围内设置牵张场、堆料场等临时施工场地,施工期尽可能利用的已有道路作为施工便道,未在保护区内重新开辟施工便道,施工期未对沿线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严格环境风险防范。认真落实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各种风险防范措施,建立完善环境风险防范制度,加强环境风险管理,防止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 | 据调查,500kV楠竹山开关站内设置了事故油池容积能满足高抗油量的100%。每台高抗下设置储油坑并铺设鹅卵石,并通过事故排油管与事故集油池相连,泄露的绝缘油进入事故油池内后统一进行回收处理利用,不能回收的交由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理。截止验收现场调查期间,开关站未发生高压电抗器事故漏油事故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