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高盐废水处理设施 |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 处理规模150t/d | 高盐废水处理系统出口各污染物排放浓度能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9-1996)表4三级标准 | 达标 |
2 | 低浓度废水处理设施 |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 处理规模50t/d | 低浓度生产废水出口各污染物排放浓度能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9-1996)表4三级标准 | 达标 |
3 | 高浓度废水处理设施 | 《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2-2015) | 处理规模70t/d | 高浓度废水处理设施废水出口各污染因子均能满足《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2-2015)中表1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直接排放)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焚烧烟气处理设施 | 《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20) | SNCR脱硝+急冷塔+干法脱酸塔(消石灰喷射)+活性炭喷射+布袋除尘器+湿法脱酸+烟气再热 | 焚烧烟气各污染物排放均满足环评设计保证值,同时满足《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20)表3规定的限值要求。氨排放浓度满足《火电厂烟气脱硝工程技术规范-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HJ563-2010)规定的控制在8mg/m3以下。 | 达标 |
2 | 烧结炉废气处理设施 | 《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关于印发<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方案>的通知》(环大气[2019]56号)、《再生铜、铝、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4-2015)和《环评报告书》 | 烧结炉废气采用重力沉降+活性炭喷射+布袋除尘,高温熔融炉废气采用重力除尘+旋风除尘+表冷+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尘,处理后的两股废气合并,采用RTO+SCR+一级脱酸+臭氧脱硝+二级脱酸+电除雾工艺处理。 | 烧结炉烟气均满足《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关于印发<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方案>的通知》(环大气[2019]56号)、《再生铜、铝、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4-2015)和《环评报告书》要求,氨排放浓度满足《火电厂烟气脱硝工程技术规范—选择性催化还原法》(HJ562-2010)规定的控制在2.5mg/m3以下要求。 | 达标 |
3 | 丁类库一楼预处理车间废气处理设施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 | 布袋除尘+活性炭吸附处理 | 恶臭气体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其他废气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要求 | 达标 |
4 | 丁类库二楼废气处理设施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 | 丁类库二楼废气采用活性炭吸附处理后并入一楼废气排气筒一起排放 | 恶臭气体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其他废气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要求 | 达标 |
5 | 甲类暂存库废气处理设施 | 恶臭气体排放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颗粒物和非甲烷总烃等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 喷淋吸收+UV光解+活性炭吸附 | NH3、H2S、臭气浓度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非甲烷总烃、颗粒物、氟化物、氯化氢排放速率和浓度均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二级排放标准。 | 达标 |
6 | 丙类暂存库一废气处理设施 | 恶臭气体排放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颗粒物和非甲烷总烃等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 碱喷淋吸收+活性炭吸附 | NH3、H2S、臭气浓度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非甲烷总烃、颗粒物、氟化物、氯化氢排放速率和浓度均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二级排放标准。 | 达标 |
7 | 丙类暂存库二废气处理设施 | 恶臭气体排放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颗粒物和非甲烷总烃等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 碱喷淋吸收+活性炭吸附 | NH3、H2S、臭气浓度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非甲烷总烃、颗粒物、氟化物、氯化氢排放速率和浓度均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二级排放标准。 | 达标 |
8 | 烧结炉出料口粉尘治理设施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 | 烧结炉出料口粉尘采用布袋除尘处理 | 烧结炉出料口废气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 | 达标 |
9 | 烧结炉环境集烟废气处理设施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 | 环境集烟采用旋流板塔除尘处理 | 烧结炉环境集烟废气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 | 达标 |
10 | 烧结炉出料筛分粉尘治理设施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 | 烧结炉出料筛分粉尘采用布袋除尘处理后并入环境集烟排气筒一起排放 | 烧结炉出料筛分粉尘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要求 | 达标 |
11 | 废塑料包装综合利用车间工艺废气治理设施 | 《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2-2015)中表5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 塑料包装综合利用车间废气采用碱喷淋+微波光解+活性炭吸附处理 | 废塑料包装综合利用车间工艺废气满足《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2-2015)中表5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要求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围墙、隔声罩、防振垫片、绿化等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3类标准 | 围墙、隔声罩、防振垫片、绿化等 | 厂界噪声均能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3类标准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减少跑、冒、滴、漏;罐区、焚烧车间、危废暂存库、污水处理站、初期雨水及事故池作为重点防渗区;火法车间、废塑料包装综合利用车间等生产区为一般防渗区;管理区等为简单防渗区。 | 重点区域已防渗,厂区设有地下水监测井 | |
2 | 固体废物分类收集、处理,按照"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置原则,建立台帐制度,规范设置废物暂存库,危险固废和一般固废分类收集、堆放、分质处置,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确保处置过程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严格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中有关规定火法烟气处理产生的烟尘灰、废水处理盐渣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废塑料包装综合利用单元收集残液/渣、清洗废液、清洗污泥和杂质、生化污泥、物化污泥、废矿物油、实验室废物、废布袋、废劳保用品等进入厂内危废焚烧炉焚烧处理;废包装材料废塑料材质进入厂内废包装综合利用单元处理,其他进入厂内危废焚烧炉焚烧处理;危险废物焚烧产生的炉渣、焚烧飞灰、废活性炭、废塑料包装综合利用单元产生的废过滤网进入厂区火法资源化单元处理;高温熔融炉水淬渣为待鉴别废物,未鉴别前暂按危险废物管理;生活垃圾收集后委托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理。 | 固体废物分类收集、处理,按照“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置原则,建立台帐制度,规范设置废物暂存库,危险固废和一般固废分类收集、堆放、分质处置,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确保处置过程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严格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中有关规定火法烟气处理产生的烟尘灰、废水处理盐渣、废铁、部分废包装材料、废脱硝催化剂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废包装桶收集残液/渣、清洗废液、清洗污泥和杂质、生化污泥、物化污泥、废矿物油、实验室废物、废布袋、废劳保用品等进入厂内危废焚烧炉焚烧处理;废包装材料废塑料材质进入厂内废包装桶车间处理,其他进入厂内危废焚烧炉焚烧处理;危险废物焚烧产生的炉渣、焚烧飞灰、废活性炭进入厂区火法资源化单元处理;高温熔融炉水淬渣为待鉴别废物,未鉴别前暂按危险废物管理;生活垃圾委托环卫部门清运。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固体废物分类收集、处理,按照"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置原则,建立台帐制度,规范设置废物暂存库,危险固废和一般固废分类收集、堆放、分质处置,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确保处置过程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严格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中有关规定火法烟气处理产生的烟尘灰、废水处理盐渣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废塑料包装综合利用单元收集残液/渣、清洗废液、清洗污泥和杂质、生化污泥、物化污泥、废矿物油、实验室废物、废布袋、废劳保用品等进入厂内危废焚烧炉焚烧处理;废包装材料废塑料材质进入厂内废包装综合利用单元处理,其他进入厂内危废焚烧炉焚烧处理;危险废物焚烧产生的炉渣、焚烧飞灰、废活性炭、废塑料包装综合利用单元产生的废过滤网进入厂区火法资源化单元处理;高温熔融炉水淬渣为待鉴别废物,未鉴别前暂按危险废物管理;生活垃圾收集后委托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理。 | 固体废物分类收集、处理,按照“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置原则,建立台帐制度,规范设置废物暂存库,危险固废和一般固废分类收集、堆放、分质处置,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确保处置过程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严格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中有关规定火法烟气处理产生的烟尘灰、废水处理盐渣、废铁、部分废包装材料、废脱硝催化剂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废包装桶收集残液/渣、清洗废液、清洗污泥和杂质、生化污泥、物化污泥、废矿物油、实验室废物、废布袋、废劳保用品等进入厂内危废焚烧炉焚烧处理;废包装材料废塑料材质进入厂内废包装桶车间处理,其他进入厂内危废焚烧炉焚烧处理;危险废物焚烧产生的炉渣、焚烧飞灰、废活性炭进入厂区火法资源化单元处理;高温熔融炉水淬渣为待鉴别废物,未鉴别前暂按危险废物管理;生活垃圾委托环卫部门清运。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1)设置事故应急池容积800m3; (2)在落实各项风险防范措施后,项目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事故概率较小,环境影响可接受;项目建成后建设单位应委托相关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编制环境应急预案,并报所在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并定期培训和应急演练。 | 已有事故应急池800m3,企业建立了环保管理机构;制定了相关的运行、维护制意:编制了《湖州明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21年12月送湖州市生态环境局长兴分局进行了备案,备家号:330522-2021-169-M.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