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集污池+固液分离+厌氧黑膜沼气池+氧化塘 | 沼液还田,无需执行标准 | 集污池+固液分离+厌氧黑膜沼气池+氧化塘 | 于废水排放口监测设置一个监测点位,监测因子为:pH值、COD、BOD5、悬浮物、硫化物、石油类、挥发酚、粪大肠菌群、蛔虫卵、总氮、总磷;监测频次为监测2天,每天4次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除臭剂喷洒系统 | 臭气浓度:《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中臭气浓度排放标准限值;氨、硫化氢:《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中的二级新扩改建标准 | 除臭剂喷洒系统 | 于厂界上、下风向共设置4个监测点位;监测因子为:氨、硫化氢、臭气浓度;监测频次:监测2天,每天3次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通过选用低噪声设备,设必要减振装置、消声器,尽可能室内及水下安装,加强饲养管理及场区绿化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区标准 | 通过选用低噪声设备,设必要减振装置、消声器,尽可能室内及水下安装,加强饲养管理及场区绿化 | 于厂界四周1m处分别设点,总计4个监测点位;监测因子为等效连续A声级;监测频次:监测2天,昼间、夜间各一次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项目采取分区防渗措施,将无害化处理间、医疗废物暂存间等划分为重点防渗区,防渗层等效黏土防渗层Mb≥6.0m,渗透系数≤10-7cm/s,猪舍、堆肥场划分为一般防渗区,防渗层等效黏土防渗层 Mb≥1.5m,K≤1×10-7cm/s,采取分区防渗后可有效防止污染物渗漏污染地下水 | 重点防渗区(无害化处理间、医疗废物暂存间)采用混凝土地面加铺防渗剂和人工材料(HDPE)防渗层,确保等效黏土防渗层Mb》6.0m,K ≤1×10-7cm/s;一般防渗区(猪舍、卫生间、化粪池、隔油池等)地面采取钢筋混凝土并涂覆防渗涂料,可使一般防渗区域的等效黏土防防渗层Mb》1.5m,K ≤1×10-7cm/s;简单防渗区(办公室等)采取混凝土地面硬化。项目通过分区防渗及严格的监管,防止跑、冒、滴、漏的发生,运营期间加强厂区下游地下水的污染监控,定期进行监测,避免对地下水造成影响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猪粪、饲料残渣、病死猪、医疗废弃物及生活垃圾。其中,猪粪、饲料残渣运至堆肥发酵场发酵制成机肥料外卖;病死猪运至无害化车间进行无害化处理制成有机肥料外卖;医疗废弃物统一收集后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生活垃圾交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理。 | 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猪粪、饲料残渣、病死猪、医疗废弃物及生活垃圾。其中,猪粪、饲料残渣暂存于无害化处理区、环保区后提供给村民还田,堆肥由村民在田间自行进行;病死猪运至无害化车间进行无害化处理制成有机肥料外卖;医疗废弃物统一收集后交由河池市安和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处理(处置协议详见附件6);生活垃圾交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理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区域内无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在做好施工期生态保护,运营期生态恢复与绿化的前提下,项目实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大 | 区域内无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在做好施工期生态保护,运营期生态恢复与绿化的前提下,项目实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大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事故应急池容积环评设计为600立方米 | 实际为34398立方米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