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化粪池 |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 | 各车站化粪池及站内污水管网均已建成,污水纳管协议已签订,排水许可已取得 | 暂无废水产生,类比其他同类车站污水产、排情况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声屏障 |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4b类 | 实际设置声屏障69处(段),共计21509.22延米;其中,桥梁声屏障17584.51延米,路基声屏障3924.71延米 | 对项目调试期间的环境噪声和振动进行了监测 | 达标 |
2 | 隔声窗 |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4b类 | 隔声窗已按环评要求安装完成 | 对项目调试期间噪声排放情况进行了监测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各站铁路职工生活垃圾、旅客候车垃圾以及旅客列车垃圾统一收集后,委托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置;牵引变电所产生的废事故油及维修工区产生的检修废油等危险废物统一收集后,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定期收运安全处置 | 各站铁路职工生活垃圾、旅客候车垃圾以及旅客列车垃圾统一收集后,委托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置;牵引变电所产生的废事故油及维修工区产生的检修废油等危险废物统一收集后,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定期收运安全处置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1)加强生态保护。着重做好生态敏感区的保护,下阶段应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进一步优化线路方案和施工方案,尽最大可能避让或减少占用生态敏感区和生态保护红线,不得在云南鸟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仅以隧道穿越或桥梁跨越的生态敏感区内设置临时工程。进一步优化线路穿越云南省会泽待补鸡鸣山县级自然保护区及乌蒙峡谷省级地质公园的方式,尽量减少保护区域内桥墩、路基等地表工程和车站占地,通过采取优化施工方案及施工组织等措施,进一步减少保护区域内临时辅助工程及影响范围,并开展景观设计。针对中梁山、彭家等隧道周边植被开展监测,根据受影响程度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针对涉及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的路段,应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履行相关手续,否则不得在相关区域动工建设﹔应结合主要保护对象的保护要求和主管部门意见,进一步强化保护。 施工前开展动植物详细调查,针对发现的珍稀濒危动植物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必要时,依法履行相关手续,并向我部报告。根据详细调查结果,进一步优化临时辅助工程选址,尽量在永久占地范围内布置,施工便道尽量利用既有道路,严格控制施工范围,尽量减少对植被和动物生境的占用和扰动。强化土石方调配和环境管理,加大综合利用力度,从源头减少弃渣;弃渣应运至规定的弃渣场,不得随意倾倒;科学设置弃渣场,尽量避开敏感区和地质灾害多发区域,优化设计,尽量减少占地和生态影响。采取先挡后弃、渣体防护、生态修复、加强监控等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和泥石流灾害等次生生态破坏。针对弃渣场、铺轨基地、箱梁预制场、轨枕预制场等占地面积较大的临时用地生态修复措施,开展环保专项设计。施工前剥离表土,单独堆存并回用,施工结束后及时对施工场地、取(弃)土场及沿线站场等实施生态修复,修复时选用本土物种,避免外来生物入侵。旱桥、隧道边坡等防护及植被恢复;临时用地复垦、复绿复植。 | 项目施工期加强了对沿线的生态保护。未在重庆大渡口市级森林公园等仅以隧道穿越的生态敏感区内设置临时工程,针对中梁山等隧道周边植被开展了监测;项目施工期对涉及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的路段,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向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履行了相关行政许可手续;项目施工前开展了动植物详细调查,同时根据详细调查结果,进一步优化了临时辅助工程选址,减少了对植被和动物生境的占用和扰动;项目施工期对隧道施工加强了超前地质预报,严格按照环评报告及批复要求落实了隧洞涌水清污分流措施,减少了隧道施工废水排放量,并对隧道施工废水处置后达标排放。 项目建设期间,进一步优化了临时辅助工程选址,施工便道最大程度利用既有道路,严格控制施工范围,减少了对植被和动物生境的占用和扰动。弃渣均运至规定的弃渣场,未随意倾倒;弃渣场均避开敏感区和地质灾害多发区域。施工前剥离表土,均单独堆存并回用,施工结束后及时对施工场地、取(弃)土场及沿线站场等实施了生态修复。旱桥、隧道边坡等进行了防护及植被恢复;临时用地均复垦、复绿复植。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建立风险监控台帐;实行环境风险过程控制;形成风险应急机制;建立超前地质预报责任制;制定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 | 建立风险监控台帐;实行实施了环境风险过程控制;形成了风险应急机制;建立起超前地质预报责任制;制定了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