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废水治理设施 |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GB/T 19923-2024) 表1“工艺用水、产品用水”的标准要求。 | 本项目产生的废水全部回用,不外排。 | 项目监测期间,1#脱盐水站排污水的两日出水检测结果最大值分别为:pH值7.5、溶解性总固体为796mg/L、硫酸盐为147mg/L、氯化物为29.2 mg/L。 2#循环冷却系统排污水的两日出水检测结果最大值分别为:pH值7.9、溶解性总固体为399mg/L、硫酸盐为69.2mg/L、氯化物为12.4mg/L。 3#液碱浓缩装置蒸汽冷凝水的两日出水检测结果最大值分别为:pH值8.1、溶解性总固体为35mg/L、硫酸盐为2.15mg/L、氯化物为3.08 mg/L。 污染物浓度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GB/T 19923-2024) 标准要求中表1“工艺用水、产品用水”的标准要求。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盐酸生产线尾气处理装置 | 《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5581-2016)表3排放限制的要求 | 盐酸合成炉尾气经装置自带尾气吸收+水力喷射器+循环水罐吸收后,经新建34m排气筒DA006排放;同时一期项目对现有盐酸合成装置废气进行优化处理,新上吸收塔将现有三合一盐酸装置尾气、盐酸储罐废气、中间罐废气收集至吸收塔吸收处理后合并至排气筒DA006排放。 | DA006 四合一盐酸排气筒最大值:氯化氢:9.08 mg/m3,排放速率为8.35×10-4kg/h。验收期间平均生产负荷为:84%,满负荷生产时污染物排放折算浓度为:氯化氢:10.81 mg/m3,折算排放速率为9.94×10-4 kg/h。 由此可知,氯化氢的有组织废气排放情况符合《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5581-2016)表3排放限制的要求。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噪声防治措施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表1中3类标准昼间标准 | 减振基底、绿化带隔声、柔性地面吸声降低声音反射、车间厂房隔声 | 项目验收监测期间,厂界昼间噪声等效声级最大值为61 dB(A),厂界夜间噪声等效声级最大值为52dB(A),根据监测结果可知项目昼夜噪声可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表1中3类标准昼间标准65dB,夜间标准55dB。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严格落实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按照“源头防控、分区防治、污染监控、应急响应”原则进行地下水污染防治,定期检查污水收集管网,杜绝生产过程中的“跑、冒、滴、漏”,强化厂区废水应急收集处理,装置区内集水坑、污水池、危废暂存间及各污水管道等均采取严格的防渗措施,防止废水下渗污染地下水及土壤环境;避免各类危险废物和土壤的直接接触。制定应急预案和应急措施,应对土壤或地下水污染。依托重点监控点布设的监控井,监测地下水环境的动态变化情况。 | 一般固废贮存场所、危废暂存场所采取地面硬化、防渗等措施,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中的相关要求;各生产车间、原料仓库地面等均作防渗处理;污水管道设置防渗导排渠,严格做好防渗防泄漏措施;加强日常环境管理、维护和巡查、对易腐蚀的管网及附属设施等采取防腐蚀措施,严格控制设备和管道的“跑、冒、滴、漏”现象。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严格落实固体废物分类处置措施。项目产生的废矿物油、废油桶暂存于厂区危废暂存间,定期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置。危险废物经内部集中转运至危废间暂存时,及转移出来运输至危废处置单位进行处置时,填报《危险废物出入库交接记录表》,纳入危废贮存档案进行管理。危废暂存间须满足《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以及《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的相关要求。 | 本项目无生产固废产生,职工全部厂内调配,不新增生活垃圾,项目产生的固废主要包括设备维修过程产生的废矿物油和废油桶等。 (1)废矿物油 项目设备维修等产生废矿物油,废矿物油产生量约为1t/a,通过对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属于危险废物,类别为HW08,危废代码为900-249-08,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 (2)废矿物油桶 废矿物油桶预计产生量约为0.5t/a,对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属于危险废物,类别为HW08,代码为900-249-08,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 危废统一收集后暂时贮存在危废暂存间,各类危废分开贮存,各危废存放区张贴危废标识并注明危废类别。危废暂存间地面进行硬化和防渗处理,四周设有导排沟,导排沟连通事故应急池。废矿物油和废油桶委托枣庄海洁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处理。 生活垃圾委托环卫清运。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强化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加强盐酸、氯气、氢气、次氯酸钠等危化品风险防控,依托现有工程落实应急监测、应急响应等各项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强化废气处理设施的定期维护,降低非正常工况处理效率降低的风险。有毒有害液体管道均设有压力及流量监控设施,出现泄漏及时报警,同时启动事故处理系统,做到及时发现并消除设备隐患,确保装置实现安全运行。建立环境风险预警体系等事故风险、事故防范措施,定期进行演练。要对环保设施和项目开展安全风险辨识管理,健全内部管理责任制度,严格依据标准规范建设环保设施和项目。 | 1、加强设备、管道的密封性和车间通风,加强对化学危险品物料在储运及使用过程中的严格管理,危废暂存间设置导排沟,一旦发生泄漏事故,泄漏的物料可用消防用水冲入事故应急池。 2、制定了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备齐各种应急设施和应急物质,定期开展应急演练。 3、厂区设置有事故污水池。各装置区、原料罐区、成品罐区设有管道和事故水池相连。厂区设置的事故水池可满足将污染控制在厂内,防止较大生产事故泄漏物料和污染消防水造成的环境污染的要求。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