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排入现有污水管网。 | 无 | 已落实。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排入现有污水管网。 | 无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①运输道路、施工场地应加强洒水抑尘,每天至少两次(上、下班),并在大风天加大洒水量及洒水次数;②运送散装含尘物料的车辆,应使用蓬布苫盖;③施工单位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施工机械设备,加强对机械设备的养护,减少不必要的空转时间;④施工场地剥离的表土堆放时应遮盖防尘网。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 已落实。①运输道路、施工场地加强了洒水抑尘,每天至少两次(上、下班),并在大风天加大洒水量及洒水次数;②运送散装含尘物料的车辆,使用蓬布苫盖;③施工单位选用了符合国家标准的施工机械设备,加强了对机械设备的养护,减少了不必要的空转时间;④施工场地剥离的表土堆放时遮盖防尘网。 | 无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施工期应合理安排运输路线,经过村庄路段时应减速慢行,合理布置施工设备、控制施工时间,对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定期维护和保养。 |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 已落实。施工期合理安排了运输路线,经过村庄路段时减速慢行,合理布置了施工设备、控制了施工时间,对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定期进行了维护和保养。 | 无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管线均采用钢制防腐管线,管线内、外防腐需满足《油田油气集输设计规范》(GB50350-2015)要求。定期对管道腐蚀情况及壁厚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泄漏事故的发生。 | 已落实。管线均采用钢制防腐管线,管线内、外防腐需满足《油田油气集输设计规范》(GB50350-2015)要求。定期对管道腐蚀情况及壁厚进行检测,目前未发现问题,无泄漏事故的发生。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施工期生活垃圾采取定点堆放,即产即清,拉运至城市生活垃圾场卫生填埋。施工废料主要包括焊接作业中产生的废焊条、管线切口处产生的废保温层及焊接、补口时产生的废边角料等,运送至建筑垃圾消纳场处理。拆除的废旧管道及废旧设备统一收集送至天然气分公司资产库回收。 | 已落实。施工期生活垃圾采取定点堆放,即产即清,拉运至城市生活垃圾场卫生填埋。施工废料主要包括焊接作业中产生的废焊条、管线切口处产生的废保温层及焊接、补口时产生的废边角料等,运送至建筑垃圾消纳场处理。拆除的废旧管道及废旧设备统一收集送至天然气分公司资产库回收。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施工单位埋设输气管线时,做到了窄控,采取平埋方式(不起土坝)进行;施工过程中保护土地资源,不打乱土层,先挖表土层(30cm左右)单独堆放,然后挖心、底土层另外堆放,复原时先填心、底土,后平覆表土;施工结束后,及时恢复被破坏的地表形态,平整作业现场,改善土壤及植被恢复条件;加强管理,规范施工人员行为,严禁随意践踏、碾压施工区范围之外的植被;严格控制施工期的污染物排放,加强科学管理,控制管道穿孔、断裂等恶性事故的发生。 | 已落实。施工单位埋设输气管线时,做到了窄控,采取平埋方式(不起土坝)进行;施工过程中保护土地资源,未打乱土层,先挖表土层(30cm左右)单独堆放,然后挖心、底土层另外堆放,复原时先填心、底土,后平覆表土;施工结束后,及时恢复了被破坏的地表形态,平整作业现场,改善土壤及植被恢复条件;加强管理,规范了施工人员行为,未践踏、碾压施工区范围之外的植被;严格控制了施工期的污染物排放,加强科学管理,未发生管道穿孔、断裂等恶性事故。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①管道总平面布置应符合防范事故的要求,各设备、管道间应设置安全防护距离和防火间距。 ②提高员工素质,增强安全意识。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杜绝违章动火、吸烟等现象,按规定配备劳动防护用品,经常向职工进行安全和健康防护方面教育。 ③道路要符合相关消防规程,并加强消防设施管理和维护,场区设警告牌,杜绝明火。 ④工程按二类防雷接地设计,以避雷带与避雷针相结合,防直接电击或感应雷击,采用接地系统防止静电发生。 ⑤建立风险事故应急对策和预案。 | 已落实。①管道总平面布置符合防范事故的要求,各设备、管道间设置了安全防护距离和防火间距。②提高员工素质,增强安全意识。建立了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未发生违章动火、吸烟等现象,按规定配备了劳动防护用品,经常向职工进行安全和健康防护方面教育。③道路符合相关消防规程,并加强消防设施管理和维护,场区设警告牌,杜绝明火。④工程按二类防雷接地设计,以避雷带与避雷针相结合,防直接电击或感应雷击,采用接地系统防止静电发生。⑤建立了风险事故应急对策、编制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在生态环境局备案。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