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污水处理站(工艺为“格栅+调节池+接触氧化+消毒工艺”;处理规模50m3/d) | 《医疗机构水污染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2“预处理”标准 | 已建设 | 已监测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医疗固废暂存间臭气:医疗垃圾为密封袋装,对医疗废物暂存间废气定期喷洒消毒剂、除臭剂。生活垃圾收集池臭气: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收集至厂内指定的垃圾堆放点,委托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垃圾收集区应及时做好清运工作,定期喷洒除臭剂,保持垃圾收集间的清洁卫生。污水处理站臭气:污水处理设施采取加盖封闭处理,喷洒除臭剂等措施。 | 污水处理站排出废气(氨、硫化氢、臭气浓度)执行《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3中污水处理站周边空气中污染物排放限值要求;医疗废物暂存间及生活垃圾恶臭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氨及硫化氢执行《贵州省环境污染物排放标准》(DB52/864-2022)无组织排放限值 | 已建设 | 已监测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①选用功率小,噪声低的设备,加强设备的维护;②设备采用单独基础,在其基础上采取相应的减振措施;③设置围墙,加强西南侧绿化;④合理规划、组织车辆进出路线;⑤车辆进出期间禁止鸣笛,限制车速;⑥临道路一侧所有窗户采用双层隔声窗,加强院内管理,在显眼位置设置保持安静的提示标语,加强院规管理,营造院区安静良好的环境,满足病人静养的需求。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2类标准限值 | 已建设 | 已监测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生活垃圾:采用分类垃圾桶按照《六盘水市城镇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中“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收集至厂内指定的垃圾堆放点,委托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中药残渣:采用专门的防漏收集桶对中药渣进行收集,交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理。医疗废物:病理性废物统一收集后,定期交由殡仪馆处理。其他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后暂存于项目医疗废物暂存间(10m2),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处置。化粪池、污水处理站污泥:统一收集消毒脱水后暂存于项目医疗废物暂存间(10m2),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处置。 | (1)生活垃圾按照《六盘水市城镇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中“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收集至厂内指定的垃圾堆放点,委托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 (2)医疗废物:病理性废物定期交由殡仪馆处理;其他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暂存至项目医疗废物暂存间,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贵州盘州市兴通工贸有限公司)处理处置。 (3)化粪池、污水处理站污泥:本项目污水统一收集采用离心式脱水机脱水后,暂存至医疗废物暂存间,定期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理处置。污泥脱水需设置在相对密闭的车间内进行,脱水采用离心式脱水机,污泥脱水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及时返回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 (4)中药残渣:采用专门的防漏收集桶对中药渣进行收集后,每天清运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医疗废物暂存间标识应按有关规定进行规范,完成医疗废物暂存间的防渗工作,签订危险废物处置协议,建立危险废物处置台账,处置联单进行存档。 | 与环评基本一致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