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① 项目砂石料生产线(振动给料机、颚式破碎机、重锤式反击破碎机(带制砂)、振动筛、皮带输送机,以及产品砂石料及废料堆场等)设置于1栋全封闭式钢结构生产厂房内,且各产尘量较大的生产工序(振动给料机、重锤式反击破碎机(带制砂)、振动筛及输送带)采用帆布等进一步密闭处理,并在生产厂房设置喷淋降尘设施。 ②运输车辆采取篷布覆盖,厂区运输道路设喷淋降尘设施。 ③车辆尾气通过自然风稀释扩散,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④油烟依托天麻高速TJ-2标段施工队办公生活区设置抽油烟机抽吸后排放。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无组织排放限值要求 | ①为减少成品堆场、废料临时堆场产生的扬尘影响,项目成品堆场、废料临时堆场设置在封闭厂房内,厂房内配套设置喷淋设施;为减少生产环节产生的扬尘影响,颚式破碎机、重锤式反击破碎机(带制砂)、振动筛、皮带输送机等生产设备设置于生产厂房内,各设备之间由皮带输送机连接,生产厂房封闭设置(仅留车辆进出口),厂房内配套设置喷淋设施;由于项目振动给料机设置在厂房内不方便进料,故设置在厂房外,但配套设置有喷淋管能有效抑制粉尘排放量; ②为减少运输车辆产生的扬尘影响,厂区安排专职人员定期对道路进行洒水降尘; ③项目厨房依托天麻高速TJ-2标段施工队办公生活区,由于就餐人员较少,厨房烹饪产生的油烟废气经抽油烟机收集后引至室外排放; ④进出项目区车辆排放的废气呈无组织间断排放形式,项目所处区域的车管所及交警大队等管理部门已实行汽车尾气达标控制,大多数车辆排放汽车尾气浓度低。 | 在2024年8月2日-8月3日项目委托云南天博环境检测有限公司对本项目无组织废气进行监测,经现场监测结果分析显示,项目上风向1厂界处无组织颗粒物浓度在170µg/m³~194µg/m³之间;下风向厂界外2、3和4点无组织颗粒物浓度在203µg/m³~238µg/m³之间,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无组织排放限值要求,即:颗粒物≤1.0mg/m3(1000µg/m³),因此,本项目厂界无组织颗粒物能够达标排放。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选用低噪声设备、采取厂房隔声,添加减振垫等措施,并通过距离衰减。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限值要求 | 根据调查,项目主要采取使用低噪声性能优的生产设备,并定期对各生产机械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使其处于正常运行状态;距离衰减等措施降低生产设备运行噪声影响;对于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影响,项目主要通过加强车辆进出管理,进出项目区减速慢行、禁止鸣笛等措施,减少汽车噪声的产生,同时汽车行驶产生的噪声,为间断式的噪声,其峰值高、持续时间短,项目主要采取距离衰减、控制车速、禁止鸣笛等措施以减少车辆噪声的影响。 | 在2024年8月2日-8月3日项目委托云南天博环境检测有限公司对厂界噪声进行连续2天检测结果显示,项目昼间噪声最大值为57.8dB(A),项目夜间噪声最大值为43.4dB(A),项目厂界噪声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要求,即:昼间≤60dB(A),夜间≤50dB(A),厂界噪声能达标排放。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①土石方全部回填利用,无弃土石方产生; ②建筑垃圾能回收利用的出售给废品回收站,其余运至道路低洼处填筑; ③施工人员施工期产生的生活垃圾,由垃圾桶统一收集后,委托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 根据现场调查,项目施工期间产生的固体废物均已妥善处置,现场无施工固废遗留现象,未对环境造成影响。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